[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的飞机除冰液配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6240.3 | 申请日: | 201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龚淼;邢志伟;王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D15/06 | 分类号: | B64D15/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加热 飞机 除冰 配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维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机场用的飞机除冰液加热与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地面结冰/雪/霜对飞机安全飞行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飞机安全飞行和机场航班的正常、高效运行,给飞机表面喷洒除冰液等化学物体成为一种有效的清除飞机表面的冰/雪/霜等污染物的方法。飞机除冰液是一种高粘度的液体,为了降低冰点,延长除冰后的保持时间,除冰液使用时必须加入一定的比例的水混合使用,具体混合比例要根据飞机表面积冰的厚度和环境温度而定。
目前飞机除冰车使用的除冰液大都具有加热功能,在储液箱基础温度为15℃以上时,需将除冰液加热到80-84℃,以满足除冰作业要求。然而当外界气温过低时,储液箱内液体的温度已经低于所述的基础温度,因此必须将其进行预热到基础温度。目前的做法是在储液箱的外部将除冰液和水进行加热到15℃-65℃,然后再供给除冰车。其加热的方法无论是采用燃油加热或者是水蒸气加热,都存在较大的弊端:燃油加热加剧环境污染,更不利于节能减排;采用供热中心提供的热水加热需建立除冰液加热与配比系统,建设费用大,后续维护也需要较高费用,在一些中小型机场很难获得应有和推广。因此在客观上需要提供一种既环保又节约投资费用的飞机除冰液加热与配比装置,以满足目前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加热除冰液同时将除冰液与水进行配比合二为一的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进行说明。采用电加热的飞机除冰液加热与配比装置具有:除冰液储存箱、电加热储水箱、电动阀门、变频调速泵、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功率调节器、水位报警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PLC等。在结构设置上:除冰液储存箱与电加热储水箱之间依次接有第一电动阀门、第一变频调速泵、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变频调速泵、第二电动阀门。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流量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接有第三电动阀门通至除冰液储存箱。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流量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接有旁通第四电动阀门通至电加热储水箱。在第一流量传感器与第二流量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接有第三流量传感器,第三流量传感器串接第五电动阀门。
将除冰液储存箱系统与电加热储水箱两个系统管路串接在一起。两个系统各自连接的部 件设置也基本相同,例如除冰液储存箱或者是电加热储水箱,均依次接有电动阀门、变频调速泵、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与第二流量传感器,将除冰液储存箱与电加热储水箱两个系统管路接在一起,即热水与低温的除冰液进行混合后统一输出。电加热储水箱的结构是在箱体内装有一个电阻丝加热管束的换热器,通过调节电功率来对储水温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电加热的水与低温除冰液进行混合,达到温度及配比要求,而非对除冰液进行加热。温度适宜并符合配比要求的除冰液体,通过第三流量传感器、以及第三电动阀门对外喷射。为防止电加热储水箱缺水干烧或者水满溢出,在水箱的上下端装有水位报警器。为了对整体装置中的温度、流量、压力进行优化设置和调节,变频调速泵、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功率调节器等信号的输出均接至PLC,按照预先设定的运行参数值,由PLC对加热电功率(水温)、水泵的转数等进行优化统一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以及有益效果是,热水由装置提供与除冰液进行混合,与目前的方法相比,效率非常高。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关键是减少后续的维修运行成本。同时使机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通过(PLC)按键灵活设置除冰液水配比、出口温度,流量以及流速等。该系统能够提高机场除冰作业效率,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机场航班的安全运行和正点起飞,减少区域性的航班延误和由此而引起的飞机飞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结构图。
图2为电加热储水箱内系统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滴丸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减少拖曳阻力的变螺距螺旋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