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退火炉炉辊轴承螺母拆装专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4856.7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成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8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退火炉 辊轴 螺母 拆装 专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立式退火炉炉辊轴承螺母的拆装用扳手。
背景技术
在立式退火炉的施工中,炉辊的安装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之一,所有的炉辊及其传动部件必须在现场组装,工作量是非常之大。每一座立式退火炉炉辊的数量大约有一百多根,每根炉辊在传动侧和操作侧各有一个轴承,轴承的安装和拆除工作量也很大。此类轴承主要是进口轴承,结构形式特殊,而且轴承的型号不同,螺母的大小也不同。故在国内没有一个专用的工具对此进行拆装,常规的方法是使用一根钢棒卡在轴承螺母槽内,再用锤子打击来进行锁紧和拆除。由于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打击时不宜发力,很容易导致轴承螺母卡槽的打毛和损坏,安装时很难达到预紧力,造成拆装困难,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立式退火炉炉辊安装的数量较多,工作量非常大的特点,以及炉辊轴承螺母现有拆装方法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一种专用拆装扳手,使得炉辊轴承螺母拆装简单,炉辊轴承螺母拆装时各卡槽受力均匀,很容易达到锁紧和拆除的要求并且不会损伤轴承和其它部件,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退火炉炉辊轴承螺母拆装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钢板、一节钢制圆管和四块长方体小钢块;所述钢板固定安装于圆管的一侧管口,并且覆盖在管口上;所述小钢块固定安装于圆管的另一侧管口,在管口外围平均分布,并且有一部分突出于管口的边缘;所述圆管,其外径与炉辊轴承螺母卡槽圆的直径相等,其长度大于炉辊轴承螺母与轴承座端面的距离;所述小钢块长Lc、宽Kc、高Hc的尺寸与炉辊轴承螺母卡槽长Lz、宽Kz、高Hz的尺寸关系是:Lc≥2Lz,Kc<Kz,Hc>Hz。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管的厚度范围是6mm至8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板的长、宽、厚分别为400mm、80mm、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专用扳手比通常方法拆装简单,炉辊轴承螺母拆装时各卡槽受力均匀,很容易达到锁紧和拆除的要求,也不会损伤轴承和其它部件,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质量轻,使用时也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通常炉辊轴承螺母拆装示意图之一。
图2通常炉辊轴承螺母拆装示意图之二。
图3本实用新型纵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5使用本实用新型拆装操作侧炉辊轴承螺母的示意图。
图6使用本实用新型拆装传动侧炉辊轴承螺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通常的拆装炉辊轴承螺母的方法是使用一根钢棒2卡在炉辊轴承螺母1的槽内,再用锤子3打击来进行锁紧和拆除。该方法的主要的缺点是锤子打击的力度不好掌握,很容易导致轴承螺母卡槽的损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立式退火炉炉辊轴承螺母拆装专用扳手,其结构包括:一块钢板4、一节钢制圆管5和四块长方体小钢块6;钢板4固定安装于圆管5的一侧管口,覆盖在管口上;小钢块6固定安装于圆管5的另一侧管口,在管口外围平均分布,并且有一部分突出于管口的边缘。圆管5的外径与炉辊轴承螺母1的卡槽圆的直径相等,圆管5的长度大于炉辊轴承螺母与轴承座端面的距离。小钢块6长Lc、宽Kc、高Hc的尺寸与炉辊轴承螺母卡槽长Lz、宽Kz、高Hz的尺寸关系是:Lc≥2Lz,Kc<Kz,Hc>Hz。圆管5的厚度范围是6mm至8mm。钢板4的长、宽、厚分别为400mm、80mm、20mm。
如图5和图6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拆装操作侧炉辊轴承螺母,也可以拆装传动侧炉辊轴承螺母。小钢块6突出于圆管5管口边缘部分正好嵌入了的炉辊轴承螺母1的卡槽中,拆装炉辊轴承螺母1只需转动本实用新型即可,比通常的拆装方法简单的多,并且炉辊轴承螺母1拆装时各卡槽受力均匀,很容易达到锁紧和拆除的要求,也不会损伤轴承和其它部件;这样对比于通常的拆装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质量轻,使用时携带也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4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术后防粘连的药品
- 下一篇:大容量无机型超级电容器极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