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4069.2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杭;徐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盈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集成 le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组件,特别是一种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小、高密度、多功能化发展,电路板上组件组装密度和集成度越来越高,功率消耗越来越大,对电路板( PCB 基板)的散热性要求越来越迫切,若电路板的散热性不好或很差,轻会导致印制电路板上元器件过热,重则使整个系统或装置的可靠性下降。对于现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导热金属基板的市场需求正在升温,同时对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作法显然己经无法合其所求,势必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其通过散热片对散热热沉进行散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包括若干LED芯片、陶瓷基座和散热热沉,陶瓷基座中部设有通孔,散热热沉位于通孔内,且其上端与通孔形成凹杯反射腔体,各LED芯片均排列贴附在散热热沉的上端凹杯反射腔体内,所述散热热沉下端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热沉与散热片连接处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散热片包括基板和散热翅片,若干散热翅片纵向或横向排列,且均与基板连接构成整体。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基板中部设有安装孔,散热热沉下端中部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啮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由于在散热热沉下端加设了散热片,有效的增加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高导热的集成LED结构,包括若干LED芯片3、陶瓷基座5和散热热沉4,陶瓷基座5的中部设有通孔,散热热沉4位于通孔内,且其上端与通孔形成凹杯反射腔体5a,各LED芯片3均排列贴附在散热热沉4的上端凹杯反射腔体5a内,凹杯反射腔体5a内填充有含有荧光粉的硅胶层2,所述散热热沉4下端连接有散热片6,散热热沉4与散热片6连接处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所述散热片6包括基板6a和散热翅片6b,若干散热翅片6b纵向或横向排列,且均与基板6a连接构成整体。所述基板6a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散热热沉4下端中部设有螺纹孔4a,螺钉1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4a啮合,以将散热片6b与散热热沉4固定连接。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盈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盈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4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