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71935.2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宙达光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F21V29/00;F21V17/00;H05B37/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1.一种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基座,顶面形成至少一连结部,内部形成至少一容置槽;
至少一LED发光模块,结合于基座的连结部;
至少一控制电路,具有控制LED点、灭及电源转换的功能,该控制电路结合于基座,该控制电路连结LED发光模块,使该LED发光模块受控制电路的控制而进行点、灭操作,并由控制电路提供LED发光模块所需的直流工作电源,使LED发光模块发光;
至少一对电连接器,容置于该基座内部的容置槽两端,该电连接器连结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借由该电连接器对外连结外部交流或直流电源,以提供交流或直流电源给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至少一对推动装置,设于该基座两端,各推动装置对应连结各电连接器,以供推动该电连接器沿容置槽的直线轨迹运动,使该电连接器呈内缩于基座的容置槽内或电连接器伸出于基座的容置槽外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一散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两侧各结合一侧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盖下端设有一对连结肋片,该连结肋片嵌入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盖设有一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以一封塞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面结合至少一透光灯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两端外部各设有一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两端上、下方分别形成至少一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面设有至少一嵌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内形成至少一对嵌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为单颗多晶封装LED芯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模块包括:
至少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结合于基座的连结部上,该电路板表面并布设有发光二极管电源连结线路;
数个单颗单晶发光二极管,各单颗单晶发光二极管分别结合于该电路板之上,使各单颗单晶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线路通过电路板予以连结,以使各单颗单晶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出点光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至少一控制线,该控制线连结至该LED发光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引接至少一对电源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末端连结至少一第一连接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容置于基座内部的容置槽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两端设有一对连接针脚及一对连接导线,该连接针脚与连接导线对应连结,且该连接导线连结至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外侧设有至少一螺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外部由一固定套包覆。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前端设有一开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两用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后端设有至少一对固定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宙达光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宙达光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9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