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导叶体式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1923.X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易国雄;钟代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 地址: | 64302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体式 液下泵 组合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导叶体式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级长轴液下泵,其主要结构为:包括泵盖、空间导叶体(泵体部)、叶轮、泵轴、联接管组件、护管、轴承座组件、轴承组件、紧固件组件、骨架油封组件及机械密封组件。其中空间导叶体及第一级轴承座及轴承位于液面之下,电机置于液面上之顶端,空间导叶体与电机通过联接管、护管和轴承座连接,泵轴装于护管中间并可由电机带动旋转,并最终传动于空间导叶体内部轴端的叶轮上。
泵的最下部是带吸入口式的泵盖,液体经泵盖吸入口进入,经叶轮转动作功,使液体经空间导叶体、联接管与护管壁间通道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由于空间导叶体及下端轴承座长期浸没于液面下,使得轴承座内之轴承极易因液体的侵入、腐蚀而被破坏,影响轴承及泵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间导叶体式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阻止液体进入轴承座,达到保护轴承进而保息轴承及泵稳定运行、延长寿命的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间导叶体式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具有泵轴,沿泵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连接管组件、具有空腔的空间导叶体及叶轮。连接管组件上端设有轴承座,并通过设于轴承座上的轴承与泵轴上端连接在一起,空间导叶体与连接管组件固定在一起,叶轮固定在泵轴下端,且叶轮与空间导叶体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在叶轮上沿泵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空间导叶体内的空腔相连通;在空间导叶体和泵轴之间沿泵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内流式单端面自平衡机械密封、多重骨架式油封,轴承座与空间导叶体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叶轮平衡回流孔具有平衡叶轮并降低机械密封腔液体压力作用。内流式单端面自平衡机械密封充分利用自平衡特性可有效保持轴的密封并同时减少液体渣物的侵入,且不受轴旋转方向影响;泵上部多重骨架油封及O形密封圈的设计可对结构间隙及可能的沿轴残浸漏液进行密封,从而有效阻止了液体向轴承座内的浸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空间导叶体式液下泵的组合密封结构,具有泵轴1,沿泵轴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连接管组件2、具有空腔的空间导叶体3及叶轮4。连接管组件2上端设有轴承座5,并通过设于轴承座5上的轴承6与泵轴1上端连接在一起,空间导叶体3与连接管组件2固定在一起,叶轮4固定在泵轴1下端,且叶轮4与空间导叶体3之间通过密封环7密封。在叶轮4上沿泵轴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即叶轮平衡回流孔8,该通孔与空间导叶体3内的空腔30相连通。在空间导叶体3和泵轴1之间沿泵轴1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内流式单端面自平衡机械密封9、多重骨架式油封10,轴承座5与空间导叶体3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11。
本实用新型中,叶轮平衡回流孔8具有平衡叶轮并降低机械密封腔液体压力作用。内流式单端面自平衡机械密封9充分利用自平衡特性可有效保持轴的密封并同时减少液体渣物的侵入,且不受轴旋转方向影响;泵上部多重骨架油封10及O形密封圈11的设计可对结构间隙及可能的沿轴残浸漏液进行密封,从而有效阻止了液体向轴承座5内的浸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叶轮回流平衡孔、自平衡机械密封、多重骨架油封及O形密封圈的组合密封结构,可实现降低液体沿轴上升压力,有效阻止液体进入轴承座,达到保护轴承进而保息轴承及泵稳定运行、延长寿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永磁电机风扇
- 下一篇:一种种植茵陈蒿培养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