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1537.0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解理洁;孙高远;王斌;孙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9/02 | 分类号: | B65G2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矿业、食品业、制造业及化工行业使用的旋转阀。
背景技术
旋转阀是应用于固体物料气动输送系统中用来卸料、包装、混合等定量输送的专用设备,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的传动,将一个带有等分结构的叶轮在壳体内旋转,把壳体上部料仓内的物料均匀地从下部卸出。旋转阀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矿业、食品业、制造业及化工行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无法有效的控制下料量,如果下料量过大,造成旋转阀的过载停机,甚至发生旋转阀电机被烧坏的现象发生,影响正常生产和造成产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旋转阀无法有效的控制下料量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控制下料量的旋转阀。
即一种旋转阀,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设有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壳体和下料斗的连接处设有抽拉式的挡板和固定螺栓,所述挡板为长方形,外端设有手柄,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挡板以及壳体和下料斗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挡板的外端边缘垂直上翻形成手柄。采用上述设置,手柄与挡板为一体式结构,经久耐用,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柄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手柄,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安装的方式固定在挡板的外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挡板的里端向下倾斜形成下料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下料斗的上部设有防尘盖,下料斗的上边缘设有与防尘盖匹配的防尘盖滑槽。防尘盖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下述方案来设计:按照下料斗上边缘的尺寸,将板的两对边做成圆弧形,另外两边为直边,两圆弧边可以插放在下料斗上边缘的防尘盖滑槽内,同时可以沿着防尘盖滑槽推拉。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挡板,来控制最佳的下料量;物料经下料斗,通过可调节下料量的抽拉式挡板后,在旋转拨轮的转动下,排气口排出物料中夹带的气体,物料进入到输料管线,完成旋转阀的定量下料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下料量可控且控制灵活、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调整旋转阀下料量,有效的防止旋转阀电机的过载、电机被烧、溢料等现象发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主电机;2-壳体;3-排气;4-挡板;5-旋转叶轮;6-防尘盖滑槽;7-输料管线;8-固定螺栓;9-下料斗;10-手柄;11-下料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示:壳体2内设有旋转叶轮5,旋转叶轮5通过皮带与主电机1连接,壳体2的上部设有下料斗9,下部与输料管线7连接,下料斗9和壳体2的连接处设有抽拉式的挡板4和固定螺栓8,挡板4为长方形,不锈钢材质,左侧边缘垂直上翻2厘米,作为调整的手柄10,便于挡板的左右调整,右侧边缘向下做出一定的坡度,形成下料溜板11,在挡板4左侧合适的位置钻孔,用固定螺栓8把挡板4固定在壳体2和下料斗9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手柄10左右移动调整挡板4的位置,还可以通过下料溜板12的坡度达到调整下料量的目的,可以避免因原来的旋转阀无法控制下料量,下料量过大,造成旋转阀的过载停机,甚至发生旋转阀电机被烧坏的现象发生,影响正常生产和造成产品的浪费。同时由于旋转阀长时间的运转,必定造成旋转叶轮5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愈来愈大,旋转阀的下料量逐渐减少,通过调整挡板4,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在旋转阀长时间不用的情况,还可以加上防尘盖,可以起到防灰尘,防污染的作用。在下料斗的上边缘做出防尘盖滑槽6,可随时加装防尘盖,方便,实用效果好。防尘盖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下述方案来设计:按照下料斗9上边缘的尺寸,将板的两对边做成圆弧形,另外两边为直边,两圆弧边可以插放在下料斗9上边缘的防尘盖滑槽6内,同时可以沿着防尘盖滑槽6推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1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