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754.8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蔡贵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旭阳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K7/00;B62M7/12;B62M11/04;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4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201406001公开了一种棘爪变速电动轮毂,其主要包括毂圈,毂圈内包裹有电机和变速箱体,电机上固定有伸出毂圈两个端面的空心支轴,其空心支轴设有导向槽、调节杆孔和电源线孔。这种结构的轮毂其空心支轴因设有调节杆孔、导向槽和电源线孔增加了加工难度也大大减弱了支轴的刚性和强度,使用时这样支轴就会容易变形和断裂,会造成威胁行车的安全。此外,该电机因被毂圈包裹起来电机工作时发出的热得不到有效地散热,因过热造成电机及器件容易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轴刚性强度高、支轴不易扭变形和断裂、本实用新型的支轴为一个实心整体,不设导向槽、调节杆孔和电源线孔,其容易加工装配、支轴强度高、刚性好、不易变形和折断,解决了威胁行车安全的问题。可以在毂圈外部直接调节来调节滑动件在轴孔的位置,其调节相对简单直接,行车更安全,另外电机裸露在毂圈的外面通风散热好,其得到更好的散热,使电机的工作效率更高的变速轮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轮毂,包括毂圈,所述的毂圈连接有一个端面,端面与空心输出轴连接,空心输出轴的轴孔中设有一根实心支轴,支轴上套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调节杆相连,所述的支轴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电源线直接从电机壳伸出来,所述的电机和变速箱体裸露在毂圈的外面;所述的电机上固定设有变速箱体,所述的变速箱体内转动设有空心输出轴和输入轴,所述的输入轴与电机轴传动联接,所述的空心输出轴与毂圈传动联接;所述的空心输出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可在空心输出轴上转动,所述的输入轴上对应固定有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所述的输入轴和固定在该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组成一个齿轮组;所述的从动齿轮设有内齿,空心输出轴上设有棘爪活动槽,棘爪轴穿过设在棘爪活动槽中的棘爪,棘爪可在棘爪活动槽中翘动,棘爪上设有作用在空心输出轴上使其一端翘起并卡在内齿上的扭簧;所述的空心输出轴的轴孔内设有可顶起棘爪翘入端的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支轴设在导向孔中。
所述的轴孔中设有调节杆和支轴,调节杆与支轴平行。
所述的支轴固定有两个以上的电机,所述的所有电机的外壳为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的滑动件一端连接有使其回位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支轴上。
所述的调节杆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旋转时可以移动滑动件在轴孔的位置,所述的步进电机与调节杆传动联接。
所述的调节杆连接有电磁吸,电磁吸通电时可以移动滑动件在轴孔的位置,所述的电磁吸与调节杆传动联接。
支轴的两端伸出至毂圈端面外部,固定支轴两端后,由于支轴与电机固定在一起,电机和箱体固定在一起,所以电机和箱体相对被固定,毂圈可以绕支轴转动。电机接通电源,电机轴产生旋转,从而带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的多个主动齿轮随之旋转,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也随之旋转。初始状态下,空心输出轴的轴孔内的滑动件将高速档的位置的棘爪翘入端顶起,棘爪另一端翘入棘爪活动槽并与对应高速档的从动齿轮的内齿脱离,高速档的从动齿轮只绕空心输出轴转动,此时为一档。
当滑动件离开空心输出轴上高速档的从动齿轮那段位置上的棘爪时,棘爪在扭簧的作用下其翘入端往轴孔内翘入,其翘起端翘起并卡入对应的从动齿轮的内齿中,从动齿轮带动空心输出轴转动,空心输出轴带动毂圈绕支轴转动此时为二档。通过设置多组大小各不相同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步进电机、电磁吸或拉索来调节滑动件在轴孔内的位置,使空心输出轴各段上的棘爪的翘起端卡入或脱离对应的从动齿轮9的内齿11,即可使从动齿轮与空心输出轴结合实现调速,实现多级变速调节从而调节毂圈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支轴为一个实心整体,不设调节杆孔、导向槽和电源线孔,其刚性好强度高、不易断裂变形,一:解决了行车安全问题问题。可以直接从毂圈外部来调节滑动件的位置,其调节相对简单直接。二:电机没有被毂圈包裹起来其散热效果好,电机散热好从而提高电机效率电机也不易烧毁。此外,在支轴的侧部设置多个电机,在一定的厚度条件下可加大整个电动轮毂的功率,提高电动轮毂的动力性能;多个电机的电机轴齿轮的直径不同,各个电机分别单独驱动毂圈,也可实现变档操作,其中部分电机损坏,仍然可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轮毂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旭阳,未经蔡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半轴套管上的支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轮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