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560.8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童国庆;鲍群力;赵春鹏;喻超;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灯 节电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人们对汽车的性能和使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追求新能源的汽车领域,蓄电池就是汽车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汽车内大部分的设备或装置提供能源以使其进行相应的工作。其中,室内顶灯、手套箱灯、遮阳板灯、钥匙孔灯等照明设备在发动机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就由蓄电池为其供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因遗忘而在离开汽车时没有关闭以上灯源,使得照明灯长时间开启,不断地消耗蓄电池的电量,这样不仅浪费了能源,使得汽车蓄电池的有效使用时间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导致蓄电池亏电而无法启动发动机,给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在汽车熄火后照明灯仍长时间开启的情况下自动关闭照明灯的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车身控制模块、继电器和蓄电池,各个汽车灯源并联后依次与车身控制模块、继电器和蓄电池串联并形成回路,所述的继电器线圈接于车身控制模块上,所述的蓄电池经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车身控制模块对汽车灯源供电,所述的车身控制模块还与汽车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CAN总线相联接,车身控制模块接收到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的熄火信号后开始工作,当检测到有电流通过并对汽车灯源供电时,其内置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并且在计时达到一设定值时该车身控制模块对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使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当自CAN总线处接收到点火开关状态改变或汽车解锁的信号时,车身控制模块初始化。
当汽车熄火以后,本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接收到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的熄火信号后方可工作。如果汽车灯源处的车灯开关闭合,即蓄电池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车身控制模块对汽车灯源进行供电,车身控制模块内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器的计时达到一个设定值时,车身控制模块给联接其上的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继电器上与该线圈对应的常闭触点断开,蓄电池停止供电,汽车灯源熄灭。当车身控制模块自CAN总线上接收到汽车点火状态改变或汽车解锁的信号时,车身控制模块初始化,停止对继电器的线圈供电,常闭触点重新闭合,计时器重新复位(清零)。当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发动机启动的信号给车身控制模块时,本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停止工作。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中,所述的车身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联接的电流检测单元和具有计时器的控制单元,所述的电流检测单元联接于上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汽车灯源之间,所述的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的线圈相联接。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蓄电池是否给汽车灯源供电,即汽车灯源是否开启,并能将供电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内的计时器对供电时间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由控制单元给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中,所述的车身控制模块还与汽车车门开关控制器以及用于接收汽车解锁的遥控信号的天线相联接。当车身控制模块通过汽车车门开关控制器接收汽车的任意一扇门的开关状态改变信号或通过天线接收到汽车解锁的遥控信号时,车身控制模块初始化,计时器重新计时,控制单元停止对继电器的线圈通电。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中,所述的蓄电池与继电器之间还联接有熔断器。熔断器用于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中,所述的电流检测单元为电流检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在汽车熄火以后通过电流检测器检测汽车灯源的供电情况并由控制单元进行计时,当汽车灯源的开启时间达到一定值时,由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断开供电电路,熄灭汽车灯源,避免了汽车灯源因车内人员的疏忽而长时间开启的情况,节约了蓄电池的能源,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时间,避免了因长时间使用而造成蓄电池亏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灯源节电控制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重80t新型自翻车
- 下一篇:一种轿车背门槛内饰板的卡接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