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0184.2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台湾良塚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32 | 分类号: | B30B1/32;B30B15/00;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床,尤指一种能以连动的升降调整结构调整压盖的高度,使压盖与中模保持平整,从而确保冲压产品的品质者。
背景技术
电感是常用的电脑组件,且已被大量结合于高阶电脑的电路板上。其主要的成型方法先于一螺旋状线圈的二端分别焊接一电极,以磁性粉末分别成型一上盖及一底座,再将上述螺旋状线圈放置于上盖及底座之间,同时以粘着剂将上盖及底座粘合,使完全包覆住线圈。然而,以上述成型方法所制成的电感,在进行加工时,必须使用多个铸造模具及机具,不但增加制造费用,且在生产速度上无法有效的提升。
而如图11所示,是一种可以改善上述缺点,且中国台湾专利号为M371592的「比例位移粉末材料包覆线材成形机」a,其主要是利用一动力源驱动下作动杆a1使向上移动,并带动中模块件a2上升一指定高度,使定位块a3与受压块a4间相距一高度,此时,下钣组件a5的下钣压缸a6的缸体也同时作动,以带动下钣a7及定位组件a8上升另一指定高度,以使定位组件a8的压盖a9顶面与下冲成形模具a10的顶端间形成一填料高度,且于下冲成形模具a10、线材定位座a11与压盖a9间形成有一模穴。接着驱动定位组件a8的活塞a12与压盖a9向上移动,待将线材a13放置在线材定位座a11上后,再驱动活塞a12及压盖a9向下移动,压抵并定位该线材a13,让线材a13对应位于模穴之中,的后便可利用送料机构将粉末送入模穴内,以包覆线材a13,再利用动力源驱动上驱动组件a14的上冲成形模具a15向下移动,并使线材定位座a11沿下冲成形模具a10向下移动,使线材a13下方的粉末受下冲成形模具a10的推顶及压缩,从而使粉末包覆在线材a13的上、下两侧,以成型电感。
凭借上述结构,确实可以加快电感生产的速度。然而,在成型电感的过程中,压盖a9常需要与中模块件a2的中模a19保持平整,才能成型出具有较佳品质的电感,然而,当机器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会产生误差,而使得压盖a9与中模a19无法紧密结合,如此一来,将会影响电感的成型品质。
再者,该结构的下冲成形模具a10直接设置在基座a16的上方,下冲成形模具a10向上延伸的长度相当的长,因此,将大幅降低强度,而容易损坏。
另,如图11、图12所示,由于压盖a9与活塞a12上方的二支连接杆a17连接,且压盖a9上设有固定数量的穿孔a18,以形成数个固定数量的模穴。当有需求而要更换具有不同穿孔a18数量的压盖a9时,即必须将包括中模块件a2、下冲成形模具a10...等构件的整组模架拆除,再重新更换不同规格的模架,因此,平时即需要同时准备的模架,以应付各种需求。如此一来,不但需要增加不同规格模架的储存空间,且将大幅增加人力更换及模架购置的成本。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结构,且可改善上述的缺点,使冲床不仅能让结构坚固,能确保产品品质,且可简单的更换具有不同规格的压盖,以节省生产成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凭借连动的升降调整结构,以调整压盖的高度,使压盖与中模保持平整,从而确保冲压产品品质的冲床。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能缩短下冲的长度,从而使下冲的强度增强,降低损坏机率,以节省维修成本的冲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在使用不同规格的压盖时,仅需更换简单的零组件,而可有效节省人力及设备成本的冲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床,包括一中模块件、一加压组件、一基座、一下冲成形组件以及一上冲成形组件,其中,该中模块件包括一顶端设为开口的缸体,该缸体能够受加压组件的带动而上下移动,且该缸体内设有一个能够相对于缸体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的顶端设有复数个连接杆,所述的这些连接杆分别穿过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中模,并向上连接一个具有数个穿孔的压盖;而该下冲成形组件结合于基座的顶端,并向上穿过缸体的底部,该下冲成形组件的上部设有复数个下冲,所述的这些下冲分别与上冲成形组件的复数个上冲相对应;其特征在于:
该缸体的底部设有复数个升降调整组件,任一升降调整组件设有一个调整杆,该调整杆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穿过缸体的底部,且所述的这些升降调整组件分别与一个驱动件连接,以使各调整杆同步上下移动。
实施时,该升降调整组件更包括一蜗轮,该调整杆螺合并穿过缸体的底部,该蜗轮以能够相对于调整杆上下移动的方式连结该调整杆,而该驱动件是一蜗杆,该驱动件分别与各蜗轮啮合,以驱动各调整杆同步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台湾良塚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台湾良塚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尘减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塑复合发泡材料成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