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转式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0171.5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斌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1026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饲料制备的翻转式混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饲养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饲料行业也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畜牧以家庭型零散放牧、圈养或放牧圈养混合为主,饲料加工行业也一直呈现小规模手工式生产特点,生产设备技术基础薄弱。
混合机在饲料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混合机,其上下料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不但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由于饲料混合阶段往往为液态或粉尘颗粒状态,气味和粉尘造成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给现场的操作人员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混合机采用皮带式斗式提升机或气泵上料,采用气缸控制底部大开门卸料,斗式提升机上料无法解决下端机头存料问题,气泵上料需要极大的能量消耗、并且造成空气污染;底部大开门卸料最大的问题是底部门扇容易变形泄漏物料、气缸连杆设置在混合仓底部在大量粉尘环境中使用寿命短且更换难度大、卸料残留也始终无法避免。
如果能在混合机上添加翻转设备和自动上料装置,就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滞留的时间,并减轻人力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行翻转卸料和自动上料的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翻转式混合机,包括桶体和位于桶内的搅拌装置,所述混合机还包括用于翻转桶体的翻转装置,以及限制桶体上下翻转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混合机设置于料仓中,所述料仓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桶体的横截面包括半径为r1的底部圆弧以及半径分别为r2和r3、与底部圆弧相切连接的圆弧,切线与底部圆弧圆心平面夹角为60°,桶体口部与底部圆弧圆心平面距离为h,其中h∶r1=7∶6,r2∶r1=4∶3,r2=r3。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电机和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通过翻转轴与桶体连为一体,所述链条分别与链轮和翻转电机相连。
所述限位装置为一对设置于桶体翻转限定位置的限位开关。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桶体外的搅拌电机相连,所述传动轴与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动密封装置,所述动密封装置包括抱轴设置的动密封垫以及衬环、托环,所述动密封垫为薄圆环片,动密封垫固定密封在轴上,所述衬环和托环之间设置有键,并可做相对滑动,衬环的邻机架端设置有孔,孔内设置弹簧,衬环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与动密封垫紧密贴合,所述托环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衬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孔,各孔中均设置有弹簧,各弹簧两端分别与衬环和机架端面相连,衬环在各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始终与动密封垫紧密贴合。
所述动密封垫通过一组螺钉与轴固定,其中至少包括固定于轴上的螺钉(20)以及连接该螺钉(20)和动密封垫的螺钉(19),所述轴上还固定有用以防止螺钉(20)与轴相对转动的螺钉(21)。
所述混合机的搅拌装置还包括一组固定于传动轴上的桨叶,其第一片桨叶的前端具有楔形的突出部。
所述各桨叶通过螺钉分别紧固在相应的桨柄上,所述各桨柄分别插接在桨柄套中,所述各桨柄套分别通过螺钉紧固在传动轴上。
所述桨柄上设置有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柄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式混合机采用翻转装置驱动混合机桶体翻转,并结合限位开关控制混合机桶体的翻转幅度,实现自动卸料,可以简化混合机由于人工卸料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采用远程控制混合机自动卸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鼠笼型混合桶体,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效果,且倒料干净彻底。
混合机外设置料仓,可以防止混合机内混合料向外界散落,减轻了环境污染,还可减少混合料的散失,节能环保。
本混合机的传动轴上设置有利用弹簧等弹性力进行动密封的不锈钢密封垫,该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混合机的桨叶系统采用可拆卸结构,便于桨叶维护、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斌,未经李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0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