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临时家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69168.1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0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夏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B85/00 | 分类号: | A47B8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临时 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临时家具。
背景技术
家具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现有的家具存在有结构复杂,而且,现有的家具成本高昂,在工地、临时房等地方,使用现有的家具设备会出现浪费的情形,更为关键的是现有的家具在搬迁的过程中由于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体积,所以在安装、搬迁中存在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在一些受灾地区的临时安置房,投放现有的家具十分不便,会有运送时间长,运送量小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882395,公告日2007年3月28日,公告了一种组合型的家具,包括一金属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椅面和椅背构成椅体,椅背所在的框架顶部边缘通过合叶连接一桌面,桌面内侧框架上设有一可折叠的支杆。在椅面下方的框架上设有金属导轨,金属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滑动的储物篮。此实用新型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现有家具的一部分运输时的体积,但是此专利的家具折叠后堆放、运输时还是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在减少运输空间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根据现场需要,组成桌子或椅子,以进行调配,适宜礼堂、会议室、大型会场使用,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为一个平板状,便于集中堆放和运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折叠式临时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临时家具,所述的折叠式临时家具包括至少一个折叠件,所述的折叠件由板状结构构成,所述的折叠件包括有前支撑、水平支撑板、底架和后架,所述的底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的后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孔。折叠式临时家具包括至少一个折叠件,通过调整、拼接不同的折叠件,可以组成椅子、凳子、沙发、茶几等家具,折叠件由板状结构构成,折叠件可以折叠后整体形成板状,方便集中堆放和运输,折叠件包括有前支撑、水平支撑板、底架和后架,底架上设置有固定孔,后架上设置有支撑孔,折叠件拼装成家具后,通过固定孔将底架固定在地面,通过支撑孔将后架固定在墙面,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折叠式临时家具的稳定性,增加折叠式临时家具的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平支撑板设置有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的前支撑设置有下连接边,所述的水平支撑板通过所述的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的后架铰接,所述的水平支撑板通过所述的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的前支撑铰接,所述的前支撑通过所述的下连接边与所述的底架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下连接边三边相互平行,所述的底架上设置有底孔,所述的底孔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的水平支撑板的面积,所述的后架上设置有背孔,所述的背孔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的前支撑的面积。水平支撑板设置有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前支撑设置有下连接边,水平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边与后架铰接,水平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接边与前支撑铰接,前支撑通过下连接边与底架铰接,这样的铰接形式杜绝了采用点位铰接中会出现水平支撑板、前支撑不稳定的情况,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支撑结构,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下连接边三边相互平行,底架上设置有底孔,底孔面积大于等于水平支撑板的面积,后架上设置有背孔,背孔面积大于等于前支撑的面积,这样的设置保证了折叠后前支撑、水平支撑板、底架和后架能处于同一平面,整体形成平整的板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架和后架均呈矩形。底架和后架均呈矩形符合现有临时用房的房屋结构,容易与临时用房配合,底架可以作为地板,后架可以作为墙板,做到物尽其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叠件可以由木板、钢板、铁板、合金板材料制成。折叠件可以由木板、钢板、铁板、合金板材料制成,以上所述的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承受基本的重量而且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水平支撑板需要承受剪切力和拉应力,所以增设加强筋可以提高水平支撑板的承受能力,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可根据现场需要,组成桌子或椅子,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为一个平板状,便于集中堆放和运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架,2、水平支撑板,3、前支撑,4、底架,5、背孔,6、底孔,7、支撑孔,8、固定孔,9、加强筋,10、第一连接边,11、第二连接边,12、下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9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