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铸坯横向移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7029.5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王永洪;胡新立;刘赵卫;刘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横向 移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厂连铸车间铸坯横向移送装置,特别是一种长距离铸坯横向移送装置,属于冶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铁厂连铸车间,在铸坯横向移送长度范围内全部采用钢结构升降横梁的设计,配套附属设备多,总体重量大,初期投资高,并且铸坯移送长度基本在25米以下,未见有长度超过40米的铸坯移送装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距离铸坯横向移送装置,该装置优化了结构而且减轻了设备重量,初期投资低,铸坯移送距离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长距离铸坯横向移送装置,包括卷筒及驱动装置、带有升降轨道的钢结构升降横梁、托辊支座、移送小车、液压缸、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横梁分为左侧升降横梁和右侧升降横梁两部分,在左侧升降横梁和右侧升降横梁之间设置有固定横梁和固定轨道,固定横梁固定在地面上,固定轨道固定在固定横梁的顶面。
所述的固定横梁是钢筋混凝土横梁,在它的顶面预埋有钢板。
所述的固定轨道是钢轨。
所述的固定轨道的两端向下倾斜分别与升降轨道成2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传统设计在铸坯移送长度范围内全部采用钢结构升降横梁的设计,采用两侧为钢结构,中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型设计,不仅改善了设备的受力情况,优化了结构而且减轻了设备重量,减少了投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卷筒及驱动装置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轨道与升降轨道低位连接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轨道与升降轨道低位连接的立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轨道与升降轨道高位连接的平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轨道与升降轨道高位连接的立面图。
图中:1、卷筒;2、移送小车;3、左侧升降横梁;4、托辊支座;5、固定轨道;6、液压缸;7、右侧升降横梁;8、钢丝绳张紧装置;9、钢丝绳;10、辊道Ⅰ;11、辊道Ⅱ;12、电机;13、减速机;14、驱动轴;15、卷筒支座; 16、固定横梁;17、升降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叙述到的结构,其结构与现有的已知结构相同。
实施例1
如图1、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距离铸坯横向移送装置是连铸机后部出坯区域的一台设备,它位于连铸出坯辊道和轧钢辊道之间,用于铸坯的横向运送。该装置包括卷筒1及驱动装置、带有升降轨道17的钢结构升降横梁、托辊支座4、移送小车2、液压缸6、钢丝绳张紧装置8,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横梁分为左侧升降横梁3和右侧升降横梁7两部分,在左侧升降横梁3和右侧升降横梁7之间设置有固定横梁16和固定轨道5,固定横梁16 固定在地面上,固定轨道5固定在固定横梁16的顶面;所述的固定横梁16是钢筋混凝土横梁,在它的顶面预埋有钢板,用于固定固定轨道5,固定横梁16的强度应满足四台移送小车2承载最大铸坯在上行走时的要求,在固定横梁16的立柱上开有φ250mm的孔洞,用于钢丝绳9的通过,立柱的跨度按照载荷要求设计;升降轨道17和固定轨道5所相互接触的两端分别为相互啮合的水平“L”形,“L”上部分的宽度是底部宽度的一半。
所述的固定轨道5是两端向下倾斜分别与升降轨道17成20度夹角的钢轨,这样即使左右侧升降横梁均处于低位时,也能保证所有轨道处于连通状态,这样移送小车就可在不承载铸坯,并且左右侧升降横梁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自由的在两辊道间移动。固定轨道5是可更换件,材质为35#钢,需经过调制处理达到规定的硬度要求。在钢轨的下方设置有调整斜楔,当钢筋混凝土横梁顶面水平度误差较大时可以通过调整斜楔使钢轨的水平度达到设计要求。固定钢轨5由轨道压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固定横梁16上。当升降横梁升起时,它与固定钢轨5之间的横向间隙不大于1mm,水平度误差不超过1mm。由于固定轨道5有水平度的要求,所以预埋钢板的水平度也有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在1m范围内水平误差不超过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7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型电解液给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锁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