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快熟炖锅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66987.0 | 申请日: | 2010-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金铃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炖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特别是一种适合家庭用的两用快熟炖锅
背景技术
根据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大沸点高,压强小沸点低。通常我们生活的地方称压强为1个大气压,这时水的沸点是100℃,用平常的饭锅煮饭,水温到100℃就开。而高压锅中的压强约为2个大气压,水温要到120℃才煮开。高压锅中水温高,米就熟得快,做饭的时间就缩短。相对的说:地平线得越高,大气压越低,水沸点也就越低,煮食物也就需要较长时间才会熟,
如在密闭的容器里,对水不断的加热,水温逐渐升高,当水温达到饱和温度时,水沸腾而开始产生蒸汽,蒸汽的体积随着蒸汽的产生而增大,容器里的压强也因此而增加,所以水温的沸点也会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快熟炖锅,它是一种能在不同热源上使用,节能烹调、快速煮炖食品的锅,该锅能保持食品的原味和营养,而且炖锅本身不会存在着高压爆炸的危险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两用快熟炖锅,它包括:外锅,外锅包括外锅身,悬挂在外锅身内的内锅、外锅身设有对内锅进行加温的加热板,还包括锅盖,锅盖上设有限压阀和泄气片,内锅中有一可装食品的锅胆,锅胆带有限制水蒸汽外泄的盖,内锅身上具有两个对称的锅柄,锅柄固定在内锅身的边缘,并与外锅身配合,锅盖与内锅配合并以滑块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锅能在不同热源上使用,节能烹调、快速煮炖食品的锅,该锅能保持食品的原味和营养,而且炖锅本身不会存在着高压爆炸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图1中的内锅结构剖面图。
图3:图1中的泄气片超压排气示意图。
图4:图1中限压阀排气的结构剖面图。
图5:图1中支撑板的侧面图。
图6:图1中锅盖扣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7:图1中锅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8:图1中内锅和锅柄组装剖视图。
图9a:图1中锅盖的主视剖视图
图9b:图9a的俯视图
图10:图1中内锅锅柄打开的剖视图
图11:图1中内锅锅柄扣盖的剖视图
1为外锅身,2为内锅,3为可装食物的锅胆,4,锅盖,5为锅柄,6为可内外移动扣紧锅盖的滑块,7为泄气片,8为限压阀,9为锅胆支撑板,10为支撑环,11为锅盖手柄,12为限压钢珠,13、14为排气孔,15为加热板,16为锅胆支撑板手柄,17为外锅盖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1所示,外锅包括外锅身1,悬挂在外锅身内的内锅2、外锅身1是一个由两层金属组成的器皿,本身具有保温作用,外锅身设有对内锅进行加温的加热板15,该发热分别是:快速,一般和保温,并增加限温,定时,防烧干和预定加热装置。
内锅中有一可装食品的锅胆3,锅胆带有限制水蒸汽外泄的盖,内锅身上具有两个对称的锅柄5,锅柄固定在内锅身的边缘,并与外锅身配合,锅柄5上有可里外移动的滑块6,滑块6上有凹槽供滑块6里外滑动,当用手把滑块6如向里推时,可以扣紧锅盖4(图11),锅盖4与内锅配合并以滑块卡紧。锅盖上设有限压阀8和泄气片7。
内锅2里有一作供锅胆3悬置在内锅2里的支撑环(凸筋)10。锅柄5固定在内锅2外缘,可以提取和移动内锅2,以使用不同的热源进行炖煮食物。(图2,图6,图7,图8)。
锅胆利用支撑板9悬挂在内锅支撑环(凸筋)10上,支撑板上有二根用来方便提供锅胆3的手柄16,该手柄16分别偏于中线,以防提时左右摇摆(图5)。
烹调中内锅2水温不断升高时,容器中的压强也不断增高时,当气压高于限时气压时,蒸气顺着限压阀8中的排气孔13,推动限压钢珠12排出,限压钢珠12的重量决定内锅的压力(图4)。而弹性泄气片7,固定在内锅盖上,并盖住泄气孔14,万一限压阀8中限压钢珠12堵塞时,蒸汽会顶开弹性片进行排气,锅盖上同时有锅盖手柄11(图3)。
因内锅2有二个对称的锅柄,所以假使没有可加热的外锅身时,仍可以使用锅上的锅柄在其他炉具上使用,即具有两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金铃,未经施金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6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