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提拉式镀膜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5908.4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杜云贵;李建光;郭延玮;郭祥存;刘忠雅;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3/09;B05C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3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提拉式 镀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提拉式镀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化学工业、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在载体上镀上化学薄膜,以达到特定的效果,提拉式镀膜是其中一种常用的镀膜方法,其先把载体浸渍在溶液中,再将载体缓慢的与溶液分离,使薄膜均匀的涂覆在载体上,提拉式镀膜既可以采用提拉载体使其缓慢离开溶液方式,也可以采用提拉溶液容器方式使其缓慢离开载体方式。目前在国内一般只能提供实验平台用的小型直拉式提拉镀膜设备,其提拉距离与镀膜面积都相对较小,而生产用的大型提拉镀膜设备基本都是使用外国进口设备,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国内使用;如果采用手工操作进行提拉式镀膜,由于手工操作误差大,不能准确控制涂膜时间、涂膜速度以及涂膜过程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镀膜的效果与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镀膜质量稳定、镀膜效率高的数控提拉式镀膜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提拉式镀膜机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顶部中间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对应四个工位设置,其中第一工位为安装、拆卸载体的工位,第二工位为晾干工位,第三工位为提拉镀膜工位,第四工位为晾干工位,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第三工位匹配的溶液提拉装置,所述溶液提拉装置设有提升进给单元,提升进给单元上连接有拖板,拖板上设有固定溶液容器的料筒架,提升进给单元还连接有驱动机构;镀膜时所述提升进给单元先上升将载体置于溶液容器中,然后提升进给单元再缓慢下降。
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回转架、设于回转架中心的转轴、以及固定转轴的支承座,回转架上设有四个分别对应四个工位的固定载体的定位装置,转轴一端连接固定于机架上的另一个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器和控制连接驱动电机的数字变频控制器。
所述镀膜机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检测其转动位置的传感器,提升进给单元两端设有行程开关,控制器分别与数字变频控制器、传感器、行程开关相连。传感器可为光电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感应开关。
所述提升进给单元下降的速度由数字变频控制器控制,其下降速度为每分钟0-200mm。
所述提升进给单元的行程为0-2000mm。
所述提升进给单元为丝杆副螺旋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数字变频控制器编程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速度,带动提升进给单元先上升将载体置于溶液容器中,然后再缓慢下降进行镀膜,采用载体不动而镀膜溶液向下运动离开载体方式进行镀膜,避免了载体在提拉过程中的摇晃,保证整个提拉过程载体的膜层均匀、从而解决了载体表面涂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设置四个工位的旋转平台,使安装载体、镀膜及晾干分步连续进行,提高镀膜效率;镀膜机的镀膜行程可调整,其范围为0-2000mm,适合加工多种规格的产品,镀膜速度为每分钟0-200mm,镀膜速度可以根据镀膜产品调整,保证载体表面涂膜质量。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提拉式镀膜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控提拉式镀膜机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顶部中间的旋转平台2,所述旋转平台2对应四个工位201、202、203、204设置,其中第一工位201为安装、拆卸需要镀膜的载体3的工位,第二工位202为晾干工位,第三工位203为提拉镀膜工位,第四工位204为晾干工位,晾干工位可设置烘干装置如热风机,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与第三工位203匹配的溶液提拉装置4,所述溶液提拉装置4设有提升进给单元41,提升进给单元41上连接有拖板42,拖板42上设有固定溶液容器5的料筒架43,提升进给单元41还连接有驱动机构6;镀膜时所述提升进给单元41先上升将载体3置于溶液容器5中,然后提升进给单元41再缓慢下降,提升进给单元41下降后,装在旋转平台2上的载体3不会与溶液容器5干涉。为了减少冲击,提升进给单元41中可增设配重装置。
所述旋转平台2包括回转架21、设于回转架21中心的转轴22、以及固定转轴22的支承座23,回转架21上设有四个分别对应四个工位201、202、203、204的固定载体3的定位装置24,转轴22一端连接固定于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7,定位装置24采用挂置载体3的挂钩,驱动装置7的结构与驱动机构6相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5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化炉手摇出炉机构
- 下一篇:补水注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