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绞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64921.8 | 申请日: | 2010-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军;赵焕云;冀永省;王莉;张争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40 | 分类号: | D03D47/40;D03C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绞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在织造过程中带动绞边纱、废边纱交叉的线性绞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无梭织机绞边纱选择采用棕框的综丝进行绞边,最少占用两片棕框,采用独立织边机械机构织造废边;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棕框综丝、机械机构织造废边装置的方式不能对绞边纱、废边纱的交叉角度单独进行控制。(2)占用棕框,不能使所有棕框都用于织物品种。(3)采用独立织边机械机构,废边纱的交叉角度不能调节。(4)织物调整幅宽时,织边机械机构和绞边综丝不易移动。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性绞边器,该线性绞边器具有不仅能解决机械绞边器绞边纱、废边纱交叉角度不能单独控制的问题,而且不需用独立织边机构,不再占用棕框,使所有棕框都能用于织物品种,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线性电机、尼龙拉索、导向轮、导槽、转动轮、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所述的线性电机包括电机摆臂和电机转动轴,所述的电机摆臂上设置有尼龙拉索固定端,所述的导向轮、转动轮和导槽分别设置在线性电机下部的联接板上,所述的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分别设置在导槽内,所述的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分别与尼龙拉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上均设置有绞边综丝和废边综丝,所述的尼龙拉索呈“U”型分布,上部两端分别固定在尼龙拉索固定端,下部分别绕过电机摆臂、导向轮和转动轮,所述的电机转动轴下部的电机摆臂上设置有霍尔传感 器。
本实用新型的线性绞边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单独设定绞边平棕角度,可更精确控制绞边纱、废边纱的交叉动作,满足各种织物的工艺需要。(2)采用线性电子技术,控制精确、运行平稳、速度高,尤其适宜高速无梭织机,织物品质好,织造效率高。(3)平棕角度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设定,操作方便省时。(4)织物品种及幅宽变更时可随时移动绞边器的位置,节省调整时间。(5)本线性绞边器安装于棕框前面,不占用棕框位置,使所有棕框都能有效利用,可织造更多品种的织物。(6)省掉传统的机械式独立织边机构,使结构更简单,减少了设备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线性绞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性绞边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尼龙拉索固定端,2、导向轮,3、导槽,4、左传动杆,5、绞边综丝,6、废边综丝,7、电机转动轴,8、霍尔传感器,9、电机摆臂,10、尼龙拉索,11、转动轮,12、右传动杆,13、联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性绞边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线性绞边器,其结构包括线性电机、尼龙拉索10、导向轮2、导槽3、转动轮11、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所述的线性电机包括电机摆臂9和电机转动轴7,所述的电机摆臂9上设置有尼龙拉索固定端1,所述的导向轮2、转动轮11和导槽3分别设置在线性电机下部的联接板13上,所述的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分别设置在导槽3内,所述的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分别与尼龙拉索10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上均设置有绞边综丝5和废边综丝6,所述的尼龙拉索10呈“U”型分布,上部两端分别固定在尼龙拉索固定端1,下部分别绕过电机摆臂9、导向轮2和转动轮11,所述的 电机转动轴7下部的电机摆臂9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8。
当电机转动轴7带动电机摆臂9作往复摆动时,尼龙拉索10的左右两边分别被提拉,同时带动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沿导槽3作上下运动,左传动杆4和右传动杆12上均装有绞边综丝5和废边综丝6,纱线分别从综丝孔中穿过,从而带动纱线完成上下交叉的开口动作。在传动过程中,霍尔传感器8随时感应电机转动轴7上的线性电机的位置变化,控制电机转动轴7的转动角度和时间,从而控制纱线开口时间和开口大小。
线性绞边器中装有霍尔传感器8,时时感知绞边综丝孔的位置,信号反馈给线性电机驱动系统,主控系统与线性电机驱动系统进行CAN通讯,从而有效控制绞边、织边动作的精确性、平稳性。每个绞边器为一个独立模块,当使用多个时,根据需要,可在操作面板上分别单独设定各自的平综角度,通过感知元件和CAN通讯,主控系统分别对各模块的动作进行精确控制和协调。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4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