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64168.2 | 申请日: | 201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闵渝维;徐毅;白建平;阳峰;陈光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 主分类号: | F02F1/06 | 分类号: | F02F1/06;F01P1/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寸南华 |
| 地址: | 400032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却 风道 摩托车 发动机 缸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摩托车发动机尾气排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减少发动机尾气排放中污染物质含量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提高机内净化程度。所谓机内净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使燃油在发动机气缸内尽可能完全燃烧,从而减少发动机排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只有有效提高机内净化程度,再结合发动机排放前、后的净化处理,才能保证摩托车发动机的尾气排放达到较高的环保要求。目前,提高机内净化程度方法主要有提高压缩比、增加压力、配气系统调整等技术,但上述技术的应用均会导致热机部件热负荷加重、零部件可靠性降低。特别是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因其顶部上侧高温部分在实际使用状态下难于与行驶风接触,散热较为困难,使用寿命较短。为解决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散热困难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410082564.0)提出了一种气缸盖的冷却风通路构造,在离开凸轮链室的位置配置排气口,在接近凸轮链室的位置配置进气口,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形成冷却风通路。但是,这种冷却风通路构造尽管在气缸盖(通常也称为气缸体)内部设置有冷却风通路,但由于有效散热面积较小,其散热效果仍较为有限。同时因冷却风通路构造为三通,汽缸头刚度降低较大,易引发热变形,导致气缸头 异音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散热困难、冷却风通路散热面积较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气缸体燃烧室顶部温度最高部位设置内壁有散热叶片的专用冷却风道,风道为单通道,有效提高了气缸体的散热效果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气缸体排气口与链条室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进风口;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作为冷却风道的排风口;并且,在冷却风道的内壁设置散热叶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气缸体排气口与链条室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进风口,包括,进风口呈喇叭口状且敞口向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单通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冷却风道的内壁设置散热叶片,包括,散热叶片设置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部位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单通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冷却风道的内壁,燃烧室顶部设置散热叶片,包括,散热叶片顺冷却风流向设置,叶片厚的取值为2-5mm,长的取值为25-45mm,高的取值为5-2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单通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有效地对排气口、燃烧室顶部、火花塞进行冷却,满足压缩比提升、燃烧效率提高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减少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的冷却风道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的进风口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作为排风口的正视示意图,以及散热叶片的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的冷却风道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是进风口,2是出风口, 3是散热叶片,4是气缸体排气口,5是气缸体进气口;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行驶风流 的走向。由图可知,冷却风道的进风口1设置在气缸体排气口与链条室之间,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处于迎风面,行驶风流可以直接进入冷却风道。出风口2设置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部位,并且在冷却风道的内壁设置有散热叶片3,散热叶片3刚好设置在燃烧室顶部,行驶风流 通过散热叶片3可以带走燃烧室顶部的热量。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的进风口的正视示意图,图中,1是冷却风道的进风口,4是气缸体排气口。由图可知,进风口呈喇叭口状且敞口向外,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行驶风流 进入冷却风道。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风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作为排风口的正视示意图,以及散热叶片的剖视示意图。图中, 2是设置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部位的出风口,3是冷却风道内壁设置的散热叶片。由图可知,散热叶片3刚好设置在燃烧室顶部,行驶风流 通过散热叶片3可以带走燃烧室顶部的热量。中间散热叶片延伸到顶同时起支撑凸轮轴作用,有利于凸轮轴稳定工作。显然,散热叶片设置在冷却风道中部与火花塞腔连通部位的内壁,或者设置在吸气口与链条室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的内壁。散热叶片顺冷却风流向设置,叶片厚的取值为2-5mm,长的取值为25-45mm,高的取值为5-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4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
- 下一篇:无线信道资源分配的指示方法及基站、解码方法及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