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2117.6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席艳秋;马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横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开发设计中,人机工程设计与车内空间的确定占有重要地位,必须根据新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及提高乘用舒适性,而且会影响整车、内外造型和尺寸参数,进而会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在汽车开发设计中,通常乘员头部包络面是首先确定下来的,由于受到整车造型风格及整车姿态的影响,车顶盖部分的CAS也跟着确定下来,那么头部空间就相应的受到了限制,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车顶横梁来满足项目开发中的头部空间要求是汽车制造行业工程人员要求解决的。
目前车身后顶横梁的截面大多采用类似于长方形的截面形式,此种形状的截面利于安装车身附件如顶棚、线束、天线等,同时此种截面特性为惯性矩比较优异,但此种形状的顶横梁截面往往会对后排头部空间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车身后顶横梁的截面采用类似于长方形的截面形式对后排头部空间不利的缺陷,公开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包括后顶横梁,所述的后顶横梁横向设置在汽车的顶盖内侧,顶盖与顶篷之间,后侧与后挡风玻璃相接,所述的后顶横梁竖向横截面为凸凹相相邻的几字形,至少包括一个与所述的顶盖相接的上平面、与所述的顶篷相接的下平面,连接所述的上平面和下平面的斜面。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中:与所述的顶盖相接的上平面包括前上平面、中上平面和后上平面,与所述的顶篷相接的下平面包括前下平面和后下平面。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中:所述的后上平面与所述的顶盖后侧通过在所述的后挡风玻璃前侧的凸起叠加固定。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中:所述的后顶横梁上还设置有减重孔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车身后顶横梁在满足车身结构本身性能,主要是车身刚度与模态,并且满足车身附件安装要求的同时解决后排头部空间不足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产品使用安装示意图,示意后顶横梁及周边环境与后排头部空间尺寸。
图2后顶横梁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顶盖,2、后顶横梁,3、后风挡玻璃,31、凸起,4、减重孔,5、顶棚,6、后排头廓包络线,7、模拟乘员,21、上平面,211、前上平面,212、中上平面,213,后上平面,22、下平面,221、前下平面,222、后下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后顶横梁2,这个后顶横梁2横向设置在汽车的顶盖1内侧,顶盖1与顶篷5之间,后侧与后挡风玻璃3相接,本实施例中的后顶横梁2竖向横截面如图2所示,整个横截面为凸凹相邻的几字形,与顶盖1相接的是上平面21、与顶篷5相接的是下平面22,连接上平面21和下平面22的是斜面23。本实施例中,上平面21包括前上平面211、中上平面212和后上平面213,下平面22包括前下平面221和后下平面222。4个斜面23连接上平面21和下平面22,组成双凸的长城样图案。本实施例与后挡风玻璃3相接的结构是:后上平面213与顶盖1后侧通过在后挡风玻璃3前侧的凸起31叠加固定。另外,后顶横梁2上还设置有减重孔4。
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产品使用安装示意图,当安装好后。在后排头廓包络线6在模拟乘员7的头顶上。由于将目前汽车车身后顶横梁成方形结构改变为本实施例的呈长城图案样的形状,使后顶横梁的厚度大减小,保证后排头廓包络线6上面与顶篷5有一定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2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型机械杆式转向系统
- 下一篇:铁路防灾系统异物侵限倾角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