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61394.5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成;张国平;周前;蒋彦龙;张利民;王新伟;邵翔宇;柳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67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救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
最大程度地降低矿山开采所带来的事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矿难发生时,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成为来不及撤离人员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外界有可能断水、断电、断气等极端恶劣情况下,矿工在此系统内部生存至少四天以上,要求舱体内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还应保证遇险矿工的生存舒适度。
现有的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存在较大的缺点和不足:⑴、体积大,不易下井;⑵、需要靠电源才能正常运行,且运行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无需电源便可正常运行的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有空气过滤及净化装置、制氧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舱体内外侧均设有一层隔热材料。
所述舱体上设置有与煤矿井下压风系统相连的进气口。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具有保温层的蓄冷箱、蓄冷箱外部的手摇风机,蓄冷箱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手摇风机的进风口相连;另一端通过涡流管连接有进气管道和高温回气管道。
所述舱体上设置的进气口经空气过滤装置后与涡流管进气端相连;所述涡流管冷气端与蓄冷箱相连,热气端与高温回气管道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舱体的内外侧设置隔热材料,利用隔热材料阻止舱外的热量传递;制氧装置利用药片的化学反应产生氧气,空气净化装置吸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在采掘工作面正常工作时,温度调节装置利用井下通风系统提供气源实现制冷,发生矿难时,利用舱体内储存的相变材料吸收热量,并利用手摇风机产生风流带动舱内空气循环,从而实现对内部温度调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行安全可靠、免维护、制冷无需电源且不产生任何废弃物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当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当中温度调节装置的制冷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当中温度调节装置常态制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矿用救生系统,包括由外壁1和内壁2构成的舱体,舱体内外侧均设有一层隔热材料3(图中只显示内侧一层),舱体内设有空气过滤装置4、制氧装置5和温度调节装置,舱体上设置有与煤矿井下压风系统相连的进气口(图中未显示)。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具有保温层14的蓄冷箱7,蓄冷箱7内设有相变材料8和风道10,风道10一端与在蓄冷箱7外设置的手摇风机9的进风口连接,涡流管11的进气端与进气管道12连接,其冷气端和热气端分别与蓄冷箱7和高温回气管道13连接。风道10另一端通过涡流管11与进气管道12和高温回气管道13连接。舱体上设置的进气口经空气过滤装置后与涡流管11进气端相连。
矿难经常伴有爆炸和火灾,舱体外为高温高压环境,其瞬时高温可以达1200℃。为了阻止或降低通过舱体的外壁1向内部的热量传递,可以在舱体的外壁1外表面涂抹隔热层如绝热漆,这就与内壁2上设置的隔热材料3形成两层隔热结构,可取得更好的隔热效果。矿难发生后,为使舱体内人员较长时间的避难,空气过滤装置4利用吸附剂吸附舱体内部的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制氧装置5利用药片与舱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若制氧量不足,可用水与药片反应产生氧气。为保证温度调节装置不间断运行和功能的完善,该装置包括两套制冷系统:①、在采掘工作面正常工作时,利用井下通风系统提供气源,通过进气管道12进入舱内,气体在流经涡流管11后,其冷气端产生制冷气体,制冷气体经蓄冷箱7内的风道10并在手摇风机9的作用下,在舱体内部循环,从而实现舱体内的温度调节,同时保证相变材料8不发生相变;②、矿难发生时,若外界通风系统通畅,可仍采用第一套制冷系统调节舱内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人体舒适范围之内,若气源断绝,利用蓄冷箱7内储存的相变材料8吸收舱体内的热量,并通过手摇风机10产生的气流沿风道10在舱体内循环,实现温度调节。图中所示的箭头为气流方向。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