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参材软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61363.X | 申请日: | 201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参材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参材加过过程中,参材的软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工序,现在市场上缺乏此类技术的装置,对人参的软化分为洗浸泡、润、蒸、煮等手工阶段,在大池里放水浸润。由于浸润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有效成分流失多,吃水不均匀且常发生霉变现象,难以保证参材质量。
由此可见传统参材软化方式已成为目前药材炮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参材的色泽、气味、外观、内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现在市场上所应用的软化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所需要的劳动力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是对人力资源及物力的双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材软化装置,该新型技术的运用能够不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参材软化的生产效率,在不改变药性的前提下缩短软化时间,提高软化后参材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参材软化装置,包括用以安装成组杆状参材的药筒,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筒由支撑环连接在环绕于机台上侧的环形传动链上,上述环形传动链及机台外围设有封板,以构成环形软化隧道,上述环形软化隧道底侧布设有蒸气管路,上述蒸气管路上侧开设有用以自下而上向药筒内成组杆状参材喷气的喷孔,上述蒸气管路的外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上述环形软化隧道上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电磁阀由智能控制器控制,上述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上述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相连接。
上述的智能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参材软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新改良的参材软化装置,在不改变药性的前提下缩短了软化时间,使水溶性成分流失大大减少;二是使参材表面不粘滑,不易发霉,且便于机切操作,保证里参材的质量,从而使参材达到气味正,成型率高;三是使用此装置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的生产成本,节省工时;四是生产环境卫生,设备简单,便于操作,为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参材软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参材软化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中:1—药筒;2—支撑环;3—环形传动链;4—封板;5—蒸汽管路;6—喷孔;7—电磁阀;8—温度传感器;9—智能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创造。
参考附图1与附图2,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参材软化装置,包括用以安装成组杆状参材的药筒1,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筒1由支撑环2连接在环绕于机台上侧的环形传动链3上,上述环形传动链3及机台外围设有封板4,以构成环形软化隧道,上述环形软化隧道底侧布设有蒸气管路5,上述蒸气管路上侧开设有用以自下而上向药筒内成组杆状参材喷气的喷孔6,上述蒸气管路的外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7,上述环形软化隧道上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
参考附图1与附图2,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参材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阀7由智能控制器9控制,上述智能控制器9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8相连接,上述智能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电磁阀7相连接。
参考附图1与附图2,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参材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智能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参材装入药筒1后放入支撑环2,由连接在机台的环形传动链3带动在环形软化隧道中进行传送,由智能控制器9控制蒸汽管路5,使之经过电磁阀7调节由喷孔6向成组杆状参材喷气,使参材软化,温度由温度传感器8反馈到智能控制器9,软化后的参材通过传动链在传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防水纸箱板。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脑室引流装置
- 下一篇:直吸式中药胶囊无刷抛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