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换流阀阻尼电容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0943.7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郑劲;屈海涛;王华锋;韩海银;章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228;H01G4/236;H01G4/33;H01G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换流 阻尼 电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的一种换流阀装置,具体讲及一种新型的直流换流阀阻尼电容。
技术背景
传统的换流阀阀组件由多个晶闸管级串联组成,由于阻尼回路电流电压较大,阻尼电容容易发生击穿,而且由于本工程电压等级高,因此串联晶闸管数很多,换流阀体积较大,电压等级高,对阻尼电容的安全性影响更大。作为换流阀主要元件之一,电容安全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系统,十分重要。所以,目前迫切的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阻尼电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防爆、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或拆卸的阻尼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该电容包括铝外壳和置于铝外壳中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入端接线端子和输出端接线端子,所述输出端接线端子与铝外壳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容器由一个电容器C1组成,所述电容器C1的顶部连接有一输入端接线端子、其底部连接有一输出端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容器由两个电容器C2和C3并联组成,所述电容器C2和C3各连接一个输入端接线端子,所述电容器C2和C3共同与一个输出端接线端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入端接线端子和输出端接线端子均采用螺丝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所述铝外壳采用内部充有氦气和氮气的铝外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优选的直流换流阀阻尼容器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容器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元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直流换流阀阻尼电容,其铝外壳与电容器之间的密封空间部分充以氦气和氮气,起到保护作用,使电容器性能更加可靠;该电容器只有两个接线端子并且输出端接线端子与铝外壳通过导线连接,使得体积小、结构简单,底部与铝外壳等电位。
2、当需要两个电容器并联组合才能使用的时候,底部共用一个输出端接线端子,这样使得电容器体积小,组合结构简单。
3、接线端子使用相应的螺丝端子,使得具有接线端子的连接既具有导电功能,又具有固定电容器的功能,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容器C1电气连接和结构图
图2为电容器C1的外形图
图3为电容器C2、C3电气连接和结构图
图4为电容器C2、C3连接外形图
图中的标记为:1-输入端接线端子I,2-输出端接线端子I,3-输出端接线端子II,4-输入端接线端子II,5-输入端接线端子III,6-铝外壳,7-连接导线。
具有实施方式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直流换流阀阻尼电容,电容器C1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元件,因为使用了聚丙烯薄膜元件,使得电容器C1具有可自愈性。用铝外壳6封装,铝外壳6可以是圆柱形或者其他规则几何形状。电容器C1的上端通过一条引出至铝外壳6外部的导线连接有一输入端接线端子I 1,该输入端接线端子I 1采用型号为M6螺丝端子;电容器C1的下端通过一条引出至铝外壳6外部的导线连接有一输出端接线端子I 2,该输出端接线端子I 1采用型号为M12的螺丝端子。输出端接线端子I 2用导线与铝外壳6的底部圆周相连,使得电容内外电位相等。在电容器C1与铝外壳6之间的封闭空间中充入氦气和氮气,充当绝缘的作用,使电容器C1性能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电容器由电容器C2与C3并联组成,电容器C2、C3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元件,因为使用了聚丙烯薄膜元件,使得电容器C2、C3具有可自愈性。用铝外壳6封装,铝外壳6可以是圆柱形或者其他规则几何形状。电容器C2、C3的上端分别引出至铝外壳6外部的导线连接有输入端接线端子II 4、输入端接线端子III 5,该输入端接线端子II 4、输入端接线端子III 5采用型号为M10螺丝端子。电容器C2、C3的下端引出至铝外壳6外部的导线连接有输出端接线端子II 3,该输出端接线端子II 3为公共接线端子,采用型号M12螺丝端子。输出端接线端子II 3用导线和铝外壳6的底部圆周相连,使得电容内外电位相等。在电容器C2、C3与铝外壳之间的封闭空间中充入氦气和氮气,充当结缘的作用,使电容器C2、C3性能更加稳定。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0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稀释试验原药用的简易装置
- 下一篇:电容器封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