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9272.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蒋盖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盖世 |
主分类号: | B60S11/00 | 分类号: | B60S11/00;B62H1/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3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车胎 损坏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具体涉及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在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在出行过程中,当车胎被道路上的尖锐物钉子、玻璃、利器刺破后,或在炎热天因车胎充气太足而导致爆胎后,需要将其弄到修理部进行补胎,如果继续推着行走去修理部,不仅非常费力(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而且容易进一步损坏车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般都会叫来车辆将其拖到修理部补胎,这同样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同样适用于人力自行车),该装置平时备于车辆支撑上,当车胎损坏后,将其放下即可使用,使电动自行车、人力自行车推着走较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包括后支撑,特点是后支撑的两支撑柱之间设有备用轮,所述备用轮的轮轴两端限位于支撑柱所设的卡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卡头为备用限位的上卡头,和行走时限位的下卡头。所述卡头的横断面为半圆形,卡口向下张开。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轮轴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包括后支撑,特点是后支撑的两支撑柱之间设有备用轮,所述备用轮的轮轴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底脚。行走时,将轮轴放置水平位,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轮轴与支撑柱底脚所设的第二连接孔连接固定。备用时,通过轮轴与支撑柱所设的钩、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当出行时车胎损坏后,可将备用论调整到行走位置,可轻松推着行走,既不会造成车胎的再一次损坏,又为使用者节约了拖车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备用轮的轮轴限位于支撑柱所设的卡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备用轮的轮轴与支撑柱底脚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包括后支撑1,所述后支撑1的两支撑柱2之间设有备用轮3,所述备用轮3的轮轴4两端限位于支撑柱2所设的卡头。仍如图1所示,所述卡头为备用限位的上卡头5,和行走时限位的下卡头5′。仍如图1所示,轮轴4设有拉簧6,所述拉簧6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2。所述卡头的横断面为半圆形,卡口向下张开(未提供图示)。
本实用新型备用时如图1所示,轮轴4的两端限位于支撑柱2所设的上卡头5。使用时,将轮轴从上卡头内拉出,放置于下卡头5′内限位即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电动自行车车胎损坏后的行走装置,包括后支撑1,所述后支撑1的两支撑柱2之间设有备用轮3,所述备用轮3的轮轴4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7活动连接于支撑柱2的底脚8,行走时,将轮轴4放置水平位,通过第二连接件9穿过轮轴4与支撑柱底脚8所设的第二连接孔连接固定。备用轮3备用时,卸掉连接件9,向上转动轮轴4、并通过轮轴4所设的钩10挂于支撑柱2所设的环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盖世,未经蒋盖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