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条炉节能悬浮汽化燃烧节能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9039.4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6 | 分类号: | F23C1/06;F23K1/00;F23K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44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节能 悬浮 汽化 燃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炉的燃烧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以链条炉为主,使用的煤多为原煤,既有煤块,又有煤面儿,在链条锅炉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向煤中加水浸闷,这样既可以防止煤面儿被鼓风吹起后还未燃烧就被引风抽走,造成损失;另一方面,煤块在浸水后,在炉膛内加热干馏后自动爆裂,加大了煤的氧面,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
我国多数供热地区为严寒地区,煤浇水后会冻结而无法燃烧,只能在锅炉内呈干烧状态,这样既造成了细小的煤面儿被引风抽走,又导致煤块的爆裂性差,煤无法充分展开,与氧结合面较小,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大。
链条锅炉是供热行业中常用的一种炉型,在我国供热行业中广泛使用,目前75t/h以下蒸汽锅炉、58MW以下热水锅炉、1800万大卡以下的导热油炉和部分工业窑炉多数采用此种燃烧方式。链条锅炉虽然是一种较好的燃烧设备,但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缺点,主要是当煤种多变、煤质不好时,造成出力不足,热效率偏低,运行较好时实际出力一般为额定出力的60%左右,少数运行不好的仅在50%左右,实际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链条锅炉燃烧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的链条炉燃烧节能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链条炉节能悬浮汽化燃烧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煤干燥设备,原煤由煤仓输出后通过第一道封闭式传送带被送入原煤干燥设备内,干燥后的原煤通过第二道封闭式传送带被送入超细磨煤机,超细磨煤机与链条炉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超细磨煤机将干燥后的原煤磨成煤粉,使得锅炉燃烧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火床燃烧(层燃方式),一部分是悬浮燃烧,悬浮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由于锅炉增加喷煤粉悬浮燃烧,炉温会很快提高,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进煤量,让火床上的煤层变薄,减慢链条的行进速度。这样有利于火床上的煤和氧气充分接触,使煤的燃烧更充分。悬浮燃烧部分可以烧煤矸石及低热值的廉价煤碳,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悬浮燃烧与火床燃烧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在炉膛内形成高温、高效率的燃烧火焰,链条锅炉炉膛温升时间缩短,温升梯度加大,锅炉热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条炉节能悬浮汽化燃烧节能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条炉节能悬浮汽化燃烧节能设备,包括原煤干燥设备1,原煤由煤仓2输出后通过第一道封闭式传送带3被送入原煤干燥设备1内,干燥后的原煤通过第二道封闭式传送带4被送入超细磨煤机5,超细磨煤机5与链条炉6相连。
从锅炉燃烧理论可知,保持炉膛足够高的温度是保证锅炉良好燃烧的首要条件,炉温高则煤在炉内干燥、干馏顺利,达到着火温度的时间短,着火容易。炉温越高,对煤的着火越有利,煤种适应性也就越好。在现有燃煤锅炉的燃烧方式中,煤粉炉的炉温最高,煤种适应性最好,而且燃烧得比较完全,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链条炉节能悬浮汽化燃烧节能设备是将链条炉排和煤粉这两种不同的燃烧方式有机结合,共用在一台炉上,互为辅助、互为利用、扬长避短。在燃烧过程中,煤粉靠炉排火床点燃,煤粉燃烧形成的高温火焰提高了炉膛温度,为链条炉排上的煤层着火提供了丰富的热源,改变了过去链条炉单纯依靠炉拱热辐射引燃的状况,大大改善了链条炉排上新煤的着火条件;同时,稳定燃烧的火床又是煤粉气流着火的可靠热源,可以保证煤粉及时稳定地着火。另一方面,在向炉膛内给煤时,可以同时向炉膛中心燃烧区送风,提高了炉膛中心区含氧量,使锅炉中心燃烧区内的CO继续与氧结合,氧化成二氧化碳,继续放出热量(1kg纯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可放出32866KJ热量,如不完全燃烧产生CO仅放出9720KJ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卫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9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心三驱动轴微型步进电机
- 下一篇:旋转放电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