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装接头式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58795.5 | 申请日: | 201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 |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F16L3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0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制动 软管 离合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制动软管和离合器软管系统,具体是一种快装接头式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总成,属于新结构应用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己戌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制动软管和离合器软管是汽车行驰时减速和离合必不可少的零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汽车关键零部件。
目前国内汽车制动软管和离合器软管总成与邦迪硬管和制动器、制动钳一般是螺纹锥面连接或螺栓环形平面连接,这些连接装配时间长,维修时拆卸难困,拆卸后严重影响到二次装配密封问题。对汽车制动软管和离合器软管总成更换维修带来不便和装配密封问题,严重还导致邦迪硬管和制动器、制动钳接口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为解决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二次装配密封问题,提高了装配和维修拆卸速度,使汽车制动软管和离合器软管总成更换维修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快装接头式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所述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的一端铆合连接金属接头,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
所述快装接头端部釆用O型圈密封。
所述快装接头上设有环型方槽,环型方槽内设有弹性开口销,快装接头上通过弹性开口销固定到对面连接接头上。O型圈设置在快装接头与对面连接接头上之间。
所述金属接头和快装接头通过二道八爪铆合方式与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连接。
所述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上套设有护簧。
所述护簧覆盖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的外表面用于保护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釆用快装接头形式,提高了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装配和维修拆卸速度,快装接头端部釆用O型圈密封,解决原螺纹锥面连接或螺栓环形平面连接方法一次装拆后密封损坏,使二次装配后密封处漏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式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金属接头、2为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3为护簧、4为快装接头、5为弹性开口销、6为环型方槽、7为O型圈、8为对面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快装接头式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总成,包括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所述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的一端铆合连接金属接头1,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的另一端设有快装接头4。
快装接头4端部釆用O型圈7密封。
快装接头4上设有环型方槽6,环型方槽6内设有弹性开口销5,快装接头4上通过弹性开口销5固定到对面连接接头上8。O型圈7设置在快装接头4与对面连接接头上8之间。
金属接头1和快装接头4通过二道八爪铆合方式与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连接。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上套设有护簧3。
护簧3覆盖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的外表面用于保护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快装接头4连接密封采用O型圈7密封方法,解决原螺纹锥面连接或螺栓环形平面连接方法一次装拆后密封损坏,使二次装配后密封处漏油的问题。快装接头4连接定位釆用环型方槽6与弹性开口销5固定到对面连接接头上8,提高了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装配和维修拆卸速度。
装配时,将裁好的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放在划线台上划线。将划线后的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一端手工用力往里推,插入金属接头1中,或用装管机先夹紧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再旋入金属接头1中。检查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是否插入金属接头1中,将已装好金属接头1的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拿到铆合机上铆合。用手工或机器将护簧3套入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上。再将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另一端采用手工或机器用力往里推,插入快装接头4中,或用装管机先夹紧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再旋入快装接头4中。检查制动软管是否插入快装接头4中,将已装好快装接头4的制动软管或离合器软管2拿到铆合机上铆合,将快装接头4端部装入O型圈7。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未经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