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吸收与荧光多光谱液相样品检测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8276.9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严赟;杜树新;戴连奎;武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吸收 荧光 光谱 样品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相样品检测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紫外吸收与荧光多光谱液相样品检测池。
背景技术
紫外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的方法。紫外吸收光谱常用于共轭体系的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荧光光谱是指物质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能,电子被激发跃迁至较高单线态能级,返回到基态时发射较长波长的特征光谱。荧光检测作为一种光致发光型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很强的选择性,在痕量样品检测中应用极为广泛。
作为光谱检测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检测池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体性能的优劣。一个好的检测池应具有如下的特点:杂散光小,光学背景低,光的发射和收集效率高,与其他部件的耦连方便。
目前,对于紫外吸收光谱或荧光光谱的单一检测系统的液相样品检测池较为常见,而结合两种光谱的多光谱液相样品检测池还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多光谱检测的检测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柱体中心开有矩形液相样品流路,在柱体侧面的同一截面上等分开有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均与矩形液相样品流路相贯通,相垂直两对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与其所在液相样品流路矩形边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矩形液相样品流路的内壁为石英玻璃层。
所述的四个贯通的安装孔依次为光谱检测光路、一个荧光激发光路、紫外发射光路和另一个荧光激发光路。
所述的柱体为正立方柱体或圆柱体。
所述的四个光路均各自通过光纤与光学部件耦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检测池的不同要求融合在一个检测池中,可实现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多光谱单检测器的分时检测;通过光纤将检测池与其他光学部件耦连,可实现多光路的自动校准;检测池外壁由不锈钢金属加工而成,不透光,光学背景低。该检测池可适用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汽油、柴油等流动液相样品光谱分析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安装孔所在截面的剖面图。
图中:1、光谱检测光路,2、紫外发射光路,3、一个荧光激发光路,4、另一个荧光激发光路,5、液相样品流路,6、正立方柱体,7、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柱体中心开有矩形液相样品流路5,在柱体侧面的同一截面上等分开有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均与矩形液相样品流路5相贯通,相垂直两对安装孔的中心线分别与其所在液相样品流路矩形边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矩形液相样品流路5的内壁7为石英玻璃层。
所述的四个贯通的安装孔依次为光谱检测光路1、一个荧光激发光路3、紫外发射光路2和另一个荧光激发光路4。
所述的柱体为正立方柱体6或圆柱体。所述的四个光路均各自通过光纤与光学部件耦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光纤接头安装在光谱检测光路1、紫外发射光路2以及荧光激发光路3和荧光激发光路4中,并接上光纤。由于各光路的中心线的垂直或共线关系,使各光纤继承光路之间的关系,实现多光路的自动校准。紫外光源经过紫外发射光路2照射到样品上,荧光激发光源经过荧光激发光路3和4照射到样品上,通过不同光源的分时工作使光谱检测器经过光谱检测光路1得到不同光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