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7808.7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宇;罗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宇;罗玉基 |
主分类号: | H05B6/44 | 分类号: | H05B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电磁 加热 中心 发热 盲区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结构,特别是一种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磁炉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给螺旋状线圈通电以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铁质锅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通常这种线圈结构的中心部位是空心的,导致锅具中心部位发热量小,而烹饪时,食物主要是集中在锅具中部,导致使用者在烹饪时效果不好,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使锅具发热均匀以提高烹饪质量的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包括螺旋状线圈,所述螺旋状线圈中部下方设有弹簧状的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状的线圈内设有供其绕接的磁棒,位于弹簧状的线圈外包裹有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螺旋状线圈中部下方设置弹簧状的线圈,利用弹簧状线圈产生较强的交变磁力线,极大的提高了锅具中心的发热量,消除了锅具中部的发热盲区,有效的提高了烹饪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包括螺旋状线圈1,所述螺旋状线圈1中部下方设有弹簧状的线圈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簧状的线圈2内设有供其绕接的磁棒3,位于弹簧状的线圈2外包裹有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旋状线圈1中部下方设置弹簧状的线圈2,利用弹簧状线圈2产生较强的交变磁力线,极大的提高了锅具中心的发热量,消除了锅具中部的发热盲区,有效的提高了烹饪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使锅具发热均匀以提高烹饪质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磁炉上的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宇;罗玉基,未经李运宇;罗玉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场交流风扇
- 下一篇:USB接口结构及具有该USB接口结构的电脑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