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药室变推力推力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7384.4 | 申请日: | 201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寅生;王文涛;李锦涛;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K9/95 | 分类号: | F02K9/95;F02K9/28;F02K9/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药室变 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力器,特别是一种多药室、变推力的推力器。
背景技术
现今推力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有等离子体推力器、脉冲推力器、胶体推力器、场效应离子推力器和化学能推力器等各种推力器。但是相对于化学能推力器,其它推力器的结构一般来说都比较的复杂,化学能推力器系统没有复杂的电源、系统结构简单、质量较轻同时能够达到很大的推力。并且化学能推力器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2000年,李世鹏、张平对某微型脉冲推力器基型样机进行了设计与实验研究。该脉冲推力器最大外径为11mm,总长度为46mm。所用的外壳是超硬铝,点火药是钝感点火药,测得的推力器的性能指标:点火延迟时间小于0.3ms,总脉冲大于3N·s,平均工作时间小于16ms。
2006年,叶经方、陈玉华所设计的小型化学能推力器。该文中设计了两种大小不一的推力器。其直径分别为8mm、10mm,壁厚为1.75mm,总长是31mm。本文通过软件的编程、调试可以对脉冲推力器的点火时序进行控制。对填充粉末状固体推进剂0.05g的推力器进行测试,得到点火延迟时间为0.063ms,工作时间为0.48ms,最大推力554N,总冲为0.037N·s。
2008年金建峰等人在一种脉冲推力器结构设计的方法及实验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脉冲推力器的结构设计,这是一种单一装药室的化学能推力器,该推力器主要包括四部分:点火器、主装药室、燃烧室以及喷管。
以上推力器的主要缺陷是推力的输出是单一的固定的。
2007年,杨涛,程兴华设计了固体脉冲发动机组。该脉冲发动机组的总冲:40N·s,工作时间:23ms,点火延迟不超过6ms,共有16个小脉冲推力器,采用的外壳是高强度合金钢30CrMnSiA。本文中装药设计是通过对各种装药进行对比:片状药型、多空药型、槽形孔药型、套筒药型、多管药型,最终发现套筒药型装药固体脉冲发动机内弹道曲线与设计值能够较好的吻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喷管进行设计,点火装置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点火药的设计,最后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对脉冲发动机的总体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文采用了16个固体脉冲推力器发动机,所以其散热问题应该是一个重要问题,要做到各个推力器之间相互不影响,并且该推力器组推力输出是侧向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化学能推力器,它能够实现可调节、变化的推力输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药室变推力推力器,包括点火装置、缓冲室及喷管和总装药室,点火装置通过螺纹与装药室相连接,总装药室图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与缓冲室及喷管相连接,缓冲室和喷管为一个整体,还包括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通过外螺纹与外部仪器连接,该转接装置的内螺纹与总装药室另一端的外螺纹连接,连接装置上设有小孔,使点火装置中点火头的脚线通到连接装置的外部,点火装置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用以固定电点火头,所述通孔是一个前端直径大,后端直径小的长孔,电点火头的脚线由通孔后面直径小的孔中引出,然后穿过小孔通到推力器的外部进行点火;总装药室内设置有2个以上均匀分布的小装药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点火装置的改进,可以增加装药室的气密性,进而增加装药室内的燃烧压力,增加燃速,从而可以缩短推力器的作用时间。(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多个装药室,通过调节顺序点火方式,采用一至数个装药室的共同点火和有序点火,实现推力的变化输出、多次输出和较长时间的平台推力输出。(3)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装药室,因采用多个连体装药室结构,利用单个喷管或者多个喷管,可以降低载重,降低成本,并且使装配更加的紧凑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备单喷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备多喷管的示意图。
图3是点火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点火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总装药室的示意图。
图8是总装药室的示意图。
图9是单一喷管及缓冲室的示意图。
图10是单一喷管及缓冲室的示意图。
图11是多喷管及缓冲室的示意图。
图12是多喷管及缓冲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7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