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按摩搓背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6841.8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伟 |
主分类号: | A47K7/02 | 分类号: | A47K7/02;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按摩 背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澡时自行使用的搓背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拉背式搓背带,是由表面为搓澡专用布(或其他材料)、中间夹层材料和两端各一个拉手组成。其外形尺寸:长约50cm、宽约7~9cm、厚约0.5~0.8cm。使用时将其置于背部,双手自右肩头及左后背处各拉一拉手,同时使其紧贴后背皮肤,做斜向上下拉扯运动。利用搓背带与人体皮肤的摩擦达到搓背的效果。但是,由于搓背带扁平的构造,运动过程中拉扯力产生指向背部的作用力会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搓背带和皮肤的接触面上,这样皮肤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相对比较小(详见图1.1),所产生的摩擦效果比较差,搓背带和皮肤只能来回的打滑,结果起不到搓背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搓背带不能有效搓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背式搓背带,该搓背带设有框架式附件,由于附件自身构造可以产生较大指向背部的作用力(详见图1.2),在其作用下可以增大搓背带与皮肤的摩擦,所以可以进行有效的搓背,同时摩擦还可以起到按摩背部的作用。由图1.1、1.2可知,在拉扯力均为F1的前提下,其产生的指向背部的作用力F2>F3。F2、F3的大小与背部受力面积成反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沿搓背带长度方向设置4个框架式附件,附件同搓背带基本等宽,让搓背带绕在这列附件上。因每个附件自身存在一个高约1.5cm的弧线凸起面,利用附件的凸起面做为支撑,将澡巾布形成有一定间距的凸起,这样搓背带和皮肤的接触方式,由面接触,改为线接触。根据图1.1、图1.2的受力分析所得,由于接触面减少,同等拉扯力作用下产生指向背部的作用力会增大,导致摩擦也增大,因而可以达到搓背、按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个搓背带只增加4个框架式附件,不仅可达到有效搓背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按摩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1是原方案受力分析图。
图1.2是本方案受力分析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5是第一个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6是第一个实施例绕上澡巾布后的A-A剖面图。
图7是第二个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图8是第二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10是第二个实施例的B-B剖面图。
图11是第二个实施例绕上澡巾布后的B-B剖面图。
图中1.框架式附件,2.销轴,3.澡巾布,4.拉手,5.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实施方法:
在图2中,首先,将4个附件(1)首尾用滚筒(5)、销轴(2)连接。然后,将澡巾布(3)依次绕 过滚筒(5)、附件(1)。最后,将澡巾布(3)两端各绕过拉手(4),再绕过附件组合两端的滚筒(5),末端用线绳缝住(或其他方式固定)。
第二实施例实施方法:
在图7中,首先,将澡巾布(3)依次绕过4个附件(1)。然后,末端绕过拉手(4),而后用线绳缝住(或其他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伟,未经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68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晶方片角度修磨工装
- 下一篇:圆形管材铅合金热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