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轴承安装结构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6108.6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 |
主分类号: | G01D5/02 | 分类号: | G01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安装 结构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双轴承、紧凑安装结构的编码器。
背景技术
编码器能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例如,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编码器作为位置定位传感器,应用极其广泛,它具有无触点,寿命长,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目前,普通编码器的安装方式对轴系结构的强度要求不高,一般是采用工业胶水将轴和轴承直接粘结到一起。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环境恶劣或胶质品质差,则容易出现裂纹及脱落,使内部光学部件产生严重损坏,影响光学敏感性,进而无法达到高抗力、定位精准和高寿命的要求。
还有一种轴向布置结构的编码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它包括凸轮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盖体。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轮安装在凸轮轴后端,凸轮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轮总成安装在盖体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盖体后端。由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轮之间的间隙公差容易保证,读取信号的精度高。另外,这种布置可使结构紧凑。但这种安装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传感器与信号轮仍然会沿着凸轮轴作径向运动,导致传感器位置发生偏差,信号精度仍然不能得到保证;2、凸轮轴对外加应力的抵抗作用不强;3、抗环境能力差,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无法达到防御大浪或强射水进入设备的水量引起的损害,和灰尘进入引起的结构性损害,导致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编码器安装结构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双轴承结构的编码器,其中包含锁紧环和锁紧螺钉双向锁紧,使轴和轴承处于刚性结合的状态。一方面,在保证可靠的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可抵抗较强的轴(X轴)向力和径(Y轴)向力;另一方面,其结构紧凑,具备IP66的防护能力,尺寸在同类性能产品中几乎为最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轴承安装结构编码器,包括轴、轴承、安装法兰、锁紧环、码盘、锁紧螺钉、码盘座,其中,所述安装法兰为安装基体,所述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法兰上;锁紧环环固于轴承,用于将轴承压紧;码盘座与轴配合,边缘压紧在轴承内环;码盘粘接在码盘座上;所述锁紧螺钉安装于轴尾端,以通过轴上的燕尾槽对轴施加压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双轴承安装结构编码器还包括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固于所述锁紧环与轴承之间,用于密封锁紧环与轴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码盘通过强力胶粘在码盘座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编码器还包含一外壳和一电子处理电路,所述外壳和电子处理电路通过铜柱连接在所述安装法兰上。
本发明安装结构利用锁紧环和码盘座使轴承、轴、安装法兰间形成机械刚性连接结构,没有会产生相对滑动的部件,轴只能进行圆周运动。如此的机械连接,使得轴对外加力的抵抗能力明显加强。同时尺寸减少,只需严格控制码盘座的配合公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精度。轴承等运动部件均封闭在壳体内部,抗环境能力强,使用寿命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组成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器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器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器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编码器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轴 2. 轴承 3.安装法兰 4.锁紧环 5.码盘 6. 密封件
7. 锁紧螺钉 8. 码盘座 9.铜柱 10.外壳 11.电子处理电路
12.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一种双轴承安装结构编码器,包括轴1、轴承2、安装法兰3、锁紧环4、码盘5、锁紧螺钉7、码盘座8,其中,所述安装法兰3为安装基体,所述轴1通过轴承2安装于安装法兰3上;同时,锁紧环4环固于轴承2,这里的锁紧环4为一圆周带螺纹的环状体,用于将轴承2压紧,减小间隙;并采用一码盘5,所述的码盘粘接在码盘座8上,码盘座8与轴1配合,边缘压紧在轴承2内环,同时采用一锁紧螺钉7,其通过轴1上的燕尾槽安装于轴1尾端,对轴施加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未经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6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