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5777.1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胡伟峰;唐焕钿;夏峰;倪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专用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66;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流风机,属于风机与通风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国内各种通风工程的发展趋势,对地铁隧道通风系统提出了结构紧凑的要求。随着射流风机的频繁使用,其制作的工艺性越来越高,射流风机整流罩的安装既要保证风机内部的流线完整,又要具备良好的工艺性,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射流风机的气动性能与工艺相结合,才能保障工程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射流风机包括整流段、导流段以及加压段。整流段包括前消声器以及固定在前消声器内的整流罩;导流段包括后消声器以及固定在后消声器内的导流罩;加压段包括风筒、固定的风筒内的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叶轮,风筒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前消声器连接在风筒进风口上,后消声器连接在风筒出风口上。上述结构的射流风机一般采用整流罩与导流罩相同的安装方法,对称的安装于风机的前后消声器中,这种结构往往是以叶轮与导流罩的配合尺寸为基准,而由于同型号的风机有不同的配用电机,造成整流罩不能与电机具备良好的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前后消声器以及风筒内部的流线完整,且具备良好的工艺性,满足实际安装后的整流罩与电机具备良好的配合的射流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射流风机,它包括整流段、导流段以及加压段,所述整流段包括前消声器以及在前消声器内的整流罩;所述导流段包括后消声器以及固定在后消声器内的导流罩;所述加压段包括风筒、固定的风筒内的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叶轮,所述风筒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前消声器连接在风筒进风口上,所述后消声器连接在风筒出风口上,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的直径与整流罩的直径相同或相近,所述电机后端盖上具有向周面凸起的连接块,所述整流罩靠近风筒的端的周面上也具有连接脚,所述整流罩靠近风筒的端面与电机后端盖通过连接块以及连接脚固定。
所述电机壳体的直径与整流罩的直径差不大于5厘米。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射流风机,通过整流罩靠近风筒的端面与电机后端盖固定,且电机壳体的直径与整流罩的直径相同或相近,使前后消声器以及风筒内部的流线完整,保证了射流风机内部气动性能流线,同时省略了整流罩安装底脚的材料。另外,整流罩安装在电动机后端盖上,整流罩可随电机壳体的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解决了配用电动机变化对射流风机内部气动性能流线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工艺性,能满足实际安装后的整流罩与电机具备良好的配合的射流风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射流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消声器,2-整流罩,3-后消声器,4-导流罩,5-风筒,6-电机,7-叶轮,8-连接脚,9-电机壳体,10-电机后端盖,1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射流风机,它包括整流段、导流段以及加压段,所述整流段包括前消声器1以及在前消声器1内的整流罩2;所述导流段包括后消声器3以及固定在后消声器3内的导流罩4;所述加压段包括风筒5、固定的风筒5内的电机6,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叶轮7,所述风筒5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前消声器1连接在风筒进风口上,所述后消声器3连接在风筒出风口上,所述电机6包括电机壳体9和电机后端盖10。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射流风机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再展开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射流风机的主要特点是:所述电机壳体9的直径与整流罩2的直径相同或相近,一般来说,电机壳体9的直径与整流罩2的直径差不大于5厘米。所述电机后端盖10上具有向周面凸起的连接块11,所述整流罩2靠近风筒5的端的周面上也具有连接脚8,所述整流罩2靠近风筒5的端面与电机后端盖10通过连接块11以及连接脚8固定。具体连接可采用螺栓等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专用风机有限公司,未经上虞专用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