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破碎锤新型油路及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5316.4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葆 |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破碎 新型 油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工程机械中的液压工具领域,尤其涉及液压破碎锤新型油路及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破碎锤(破碎器)是隶属于工程机械的一种液压工具;它是安装在工程机械上(主要装于挖掘机之上),由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驱动的高频往复冲击的破坏性工具。破碎锤本身没用动力源,是可以独立安装、独立储存、独立维修、独立运输的损耗性工具。近些年来,随着劳动效率、劳动强度及劳动安全要求的提高,破碎锤在各种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和矿山开采等项目中的需求日益广泛,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目前,国内外液压破碎锤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根据换向阀的布置情况分为内置与外置两种。市场上主要以日、韩机型为主。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也是这两系列产品,而以韩国技术为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要解决上述两种结构中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零部件精度难保证的问题。上述内置式结构复杂,中缸体偏心严重,换向阀部件精度保证难,油道及油孔众多且加工难。上述外置式油道众多,油路分散复杂,密封件要求多,换向阀部件精度保证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外置换向阀结构,换向阀组合由阀座、阀芯、阀盖组成。本设计采用了外置换向阀结构,但与日式的外置式在油道与结构上有本质的区别。换向阀组合由阀座、 阀芯、阀盖组成,是目前换向阀中部件最少,结构最简洁的,三件均可一次装夹就磨削完成,其精度较前两种结构都更容易保证。同时,中缸体上的主油道(除换向阀孔)只有2个,前面一个,背部一个(未展示)。换向阀与中缸体连接面只有4个油孔(除8个螺纹孔)相联通,密封要求相对小的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新型中缸结构
图2为韩式内置换向阀为主的液压破碎锤
图3为日式外置换向阀为主的液压破碎锤
图4为本专利的新型油路及结构(新型中缸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液压破碎锤的主机部分,是主要工作部件体,分氮气室1、中缸体总成2、下缸体总成3、钎杆4四个主要部分。中缸体总成是最核心的部分,它主要决定了该产品的性能与品质,其主要由中缸体、活塞、换向阀组件组合而成,属于高频率往复运动、高冲击力的部件,对于制造和精度保证的要求是本产品最高的。
如图2(中缸总成),其为内置式,以韩国水山为代表,它结构紧凑,进油接口5和回油接口6在中缸体2上,主油道有4个,分别为和一号主油道7、二号主油道8、三号主油道9、四号主油道10,油路联通工艺孔众多(图中并未全部显示),且这些孔相对于外表面都多是倾斜孔,分布比较分散,而空间紧张使多数工艺孔只能采取焊堵方式来实现密封,从而形成了盲孔,不便于清理工作。由于结构紧凑,主油道的位置要求相对较高,从而使这些中油道和油孔大多是不能随意调整 位置来实现其垂直加工,也导致加工难度加大,对设备要求较高。由于阀孔11与活塞配合孔均需进过磨削等精密加工,尺寸及形状要求较高,无论加工阀孔或活塞配合孔工件都有较大的偏心。由于换向阀分阀套12、阀芯(高频运动件)13、阀盖14三部件,三者精度较高,且阀套12与阀盖14内外均需磨削加工,各自都不能实现一次装夹就加工完成,其形位公差就很难保证,加工复杂,周期较长,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阀孔11本身就较难保证精度,与换向阀三件套配合后更难保证精度,易出现工作不正常的情况。综上所述,此种系列虽然紧凑,但内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对设备要求高,不能分开同步加工,加工周期长,产品精度保证的相对难度较大,受人为因素影响也较大,加工投入大且能耗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葆,未经张晓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