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同轴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5122.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具体指一种能够容易焊接,容易储存的通信微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同轴通信电缆普遍用于通信行业中。一般所用的同轴电缆的结构是:导体外包裹绝缘层,绝缘层包裹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护套等。由于这种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采用铜包铝镁合金材料,这种铜包铝镁合金在空气中其容易被氧化,造成可焊性差,造成无法焊接到连接器上,储存要求高;同时在编织时容易断线。
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同轴电缆,以解决电缆的可焊性问题和储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锡铜包铝镁的微同轴电缆,以解决铜包铝镁丝可焊性的问题,并提高编织时的拉力,防止编织断线,并降低储存条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同轴通信电缆,包括内导体、包裹内导体的绝缘层、包裹绝缘层的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外导体屏蔽层,以及包裹外导体屏蔽层的护套,其中,所述铜包铝镁合金丝的外表面镀有锡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导体为镀锡铜线,所述绝缘层为泡皮PE结构或皮泡皮PE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芯微同轴通信电缆,所述多芯微同轴通信电缆包括多根上述微同轴通信电缆,在所有所述多根微同轴通信电缆外包裹有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微同轴通信电缆外包裹有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外包裹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薄膜与护套之间设有撕裂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同轴通信电缆的内导体为镀锡铜,内导体外裹泡皮PE或皮泡皮PE绝缘层,在PE绝缘层外裹镀锡铜包铝镁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层外包裹着外护套。采用这种结构的微同轴通信电缆,由于镀锡铜包铝镁合金材料,使得本电缆能够可靠地和连接器焊接,提高电缆组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镀锡结构,并提高编织时的拉力,防止编织断线,同时,使电缆不易被氧化,便于储存。此外,可以很方便地组合8芯或16芯等多芯微同轴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芯微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镀锡铜包铝镁合金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8芯微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5为16芯微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芯微同轴通信电缆的结构示意图。该微同轴通信电缆10包括内导体1、包裹内导体1的绝缘层2、包裹绝缘层2的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3,以及包裹外导体屏蔽层3的护套4,其中,所述内导体1为镀锡铜线(在铜线外镀一层锡),包裹镀锡铜线的绝缘层2为泡皮PE结构或皮泡皮PE结构,所述铜包铝镁合金丝的外表面镀有锡层13,由多根镀锡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成外导体屏蔽层3,如图3所示的结构图即为镀锡铜包铝镁合金丝的结构示意图,也即,所述屏蔽层3由多根镀锡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而成,所述镀锡铜包铝镁合金丝是由内到外是铝镁丝11、铜层12和镀锡层13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微同轴通信电缆可以是单芯的,也可以由上述单芯微同轴通信电缆10组合而成的多芯微同轴通信电缆,如图4所示,其显示的是由8根上述微同轴通信电缆10组合而成的8芯微同轴通信电缆,所述8芯微同轴通信电缆中的所有微同轴通信电缆10外包裹有聚酯薄膜5,所述聚酯薄膜5外包裹护套7,所述聚酯薄膜5与护套7之间设有撕裂线6,拉该撕裂线6就可以剥开外护套7。其它多芯(如16芯,如图5所示)的微同轴通信电缆结构类似于8芯的结构,区别在于芯数不同,在此不再详细展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同轴通信电缆的内导体为镀锡铜,内导体外裹泡皮PE或皮泡皮PE绝缘层,在PE绝缘层外裹镀锡铜包铝镁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层外包裹着外护套。采用这种结构的微同轴通信电缆,由于镀锡铜包铝镁合金材料,使得本电缆能够可靠地和连接器焊接,提高电缆组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镀锡结构,并提高编织时的拉力,防止编织断线,同时,使电缆不易被氧化,便于储存。此外,可以很方便地组合8芯或16芯等多芯微同轴电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组合缆
- 下一篇: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筒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