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4869.8 | 申请日: | 2010-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万年;洪文杰;陈日良;郭宗文;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锐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丁万年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红外 触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触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框的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具有结构简单,不受电流、电压、静电的干扰可工作在某些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具有高稳定性,高分辨率等优点,使得红外触摸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一般的红外触摸框由于在红外管组发光的一面,将上边框与下边框设为中空,所以触摸框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变形。
或者如图1所示,现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一实施例,包括一下边框1,一上边框2,一带红外管组的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1与所述上边框2之间。在所述的上边框2与下边框1之间,红外管组发光的一侧,设置为一带有一排小孔31的面板3。所述的小孔31与所述红外管一一对应。安装的时候,将红外管组的每一个红外管对应每一个相匹配的小孔31。但是这样既增加了触摸框本身的设计难度,又使得安装不方便。而且对于触摸框小孔的设计要求比较高,应满足每一个孔31都能够对应装入一个红外管,这容易造成红外管与孔不能一一对应,需要重新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既解决了触摸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又能够方便安装,不影响红外管的发射和接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包括一下边框,一上边框,以及一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设置一排红外管,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邻两个长形孔之间是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与所述上边框的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红外管组发光一面,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邻的长形孔和长形孔之间的筋条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与所述上边框,使得触摸框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的结合更加固定,而且所述长形孔可以保证红外管组的发光受遮挡的概率大大降低,又能够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红外触摸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结构一实施例,它包括一下边框1,一上边框2,一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设置一排红外管51。所述电路板5设置于所述下边框1上与所述上边框2之间。在所述红外管51发光的一面,在所述的上边框2与下边框1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51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4,相邻的每两个长形孔4之间是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1与所述上边框2的筋条41,所述筋条41起到稳定触摸框的作用。所述的长形孔4可以每一个都设置为大小相等,因为所述长形孔4较大,不会造成设计和安装上的不方便。所述的红外管51通过所述长形孔4发出光来,可以保证红外管51的发光受遮挡的概率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锐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丁万年,未经福州锐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丁万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粘度高氯化聚乙烯专用干燥床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