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后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4729.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隆;吹野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B62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后车门窗的车辆用后车门。
背景技术
如公知所示,厢式车辆及SUV(多功能运动车辆)类型的车辆,在车体后部具有后车门。
通常,这种后车门具有将外部盖板及内部盖板等进行凸缘接合而形成的后车门主体,在后车门主体的上部附近形成有车窗开口部。另外,在后车门主体中,在围绕车窗开口部的区域形成窗框部,通过将后车门玻璃的边缘部以叠放在该窗框部的外侧表面上的状态进行粘结固定,从而在后车门主体上形成后车门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5718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特别在SUV类型的车辆等中,由于车高设定得较高,所以存在难以识别位于车体后方的高度较低的对象物的趋势。由此,期望在这种车辆中,使形成于后车门主体上的后车门窗尽可能向下方扩张。
另一方面,如果将后车门窗向下方扩张,则从车体后方观察到的后车门玻璃在外观上的下缘高度,与位于车体侧部的后角窗玻璃等的下缘高度相比变得极低,有可能破坏外观上的统一感等。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车门,其可以充分地确保后方视野,而无需破坏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后车门主体,其开口有车窗开口部,并且形成围绕该车窗开口部的窗框部;后车门玻璃,其以边缘部叠放在所述窗框部的外表面侧的状态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车门主体上形成后车门窗;以及后车门装饰件,其位于所述后车门窗的下方,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车门主体的外表面侧,上部覆盖所述后车门玻璃的下侧边缘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后车门,可以充分地确保后方视野,而无需破坏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后方观察车辆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从斜后方观察车辆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
图1所示的车辆1例如是SUV(多功能运动车辆)类型的车高较高的车辆。在该车辆1的车体2的侧部上,从车体前方顺序设置有前柱5、中柱6、后边柱7、以及后柱8。
在前柱5和中柱6之间,开口有前车门开口部10,在该前车门开口部10处设置有前车门11。前车门11具有前车门主体12,该前车门主体12的前端部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在前柱5上。另外,在前车门主体12的上部设置有前车门窗13,其通过作为侧部窗玻璃的前车门玻璃14的升降移动而进行开合。
在中柱6和后边柱7之间,开口有后车门开口部15,在该后车门开口部15处设置有后车门16。后车门16具有后车门主体17,该后车门主体17的前端部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在中柱6上。另外,在后车门主体17的上部设置有后车门窗18,其通过作为侧部窗玻璃的后车门玻璃19的升降移动而进行开合。
在后边柱7和后柱8之间设置有后角窗21。即,在后边柱7和后柱8之间,在车体2的上部开口有车窗开口部22,并且,形成有围绕该车窗开口部22的窗框部23。另外,作为闭塞车窗开口部22的侧部窗玻璃的后角窗玻璃24的边缘部,从车体外侧叠放在窗框部23上,通过利用未图示的树脂粘结剂等进行粘结固定,从而构成后角窗21。
在这里,在车辆1的外观上,前车门玻璃14的下缘(前车门主体12的车窗肩线)、后车门玻璃19的下缘(后车门主体17的车窗肩线)、以及后角窗玻璃24的下缘沿着连续的直线或曲线而相连续地配置。
另一方面,在车体2的后部,在左右后柱8之间开口有后车门开口部30,在该后车门开口部30处设置有后车门31。该后车门31具有后车门主体35,该后车门主体35的上端部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在后车门开口部30的上缘部上。
另外,在后车门主体35的上部开口有车窗开口部40,并且,形成有围绕该车窗开口部40的窗框部41。
具体地进行说明,例如图2所示,后车门主体35通过由外部盖板36和内部盖板37接合而形成的闭合剖面构造,构成主要部分,在上述外部盖板36和内部盖板37之间安装有加强件38。上述各盖板36、37以及加强件38的上部附近,开口有彼此对应的开口部36a、37a、38a,通过将上述开口部36a、37a、38a的周部彼此进行凸缘结合,从而在后车门主体35上形成车窗开口部40。另外,在外部盖板36上,凹陷设置有围绕车窗开口部40周部的台阶部36b,由该台阶部36b划分出的区域设定为窗框部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其利用
- 下一篇:带加长型轴杆的汽车遮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