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54417.X | 申请日: | 2010-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文;陈恒博;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标本 收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检验标本收集容器以及在自动化仪器中使用的相关容器,属于医学检验自动化仪器领域。
二、背景技术
许多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依赖其分泌及排泄物的化验检查,发现病源菌或病理细胞以便作出疾病诊断。检验标本的收集是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收集方式,部位、量及保存时间、环境条件都对检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注意检验标本收集是提高检验质量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目前绝大部分检验项目均实现自动化仪器检查,然而对于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及排泄物作化验检查目前仍然是手工操作,主要原因是其分泌及排泄物标本复杂,检验方法较特殊。为提高病源体及病理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需要对标本做一些前处理,如痰标本需加消化液作液化处理后,高速离心浓集病源体及病理细胞后再作化验检查。由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及排泄物比较脏,一般都含有对人体有危害的病原体,标本收集器打开处理时不但气味难闻,还有污染环境和传播病菌的可能。现卫生部门对生物危害和安全十分重视,检验人员也迫切希望有一种此类标本前处理和检查的自动化仪器。我们在设计全自动化标本处理仪器的过程中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标本收集杯,该收集杯由患者自带,收集标本后无需检验人员开启杯盖就可直接上自动化仪器上进行标本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物安全性,并改善了检验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与全自动化标本处理检查仪器配套使用。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是一种经灭菌消毒处理过的杯状塑料制品容器,由杯盖和杯体组成,两者可以密封成一种杯状塑料容器。杯盖内侧壁设有螺纹,侧壁及周边为硬质塑料,中心有一个直径为18至70毫米、由塑料薄膜或薄锡纸密封的圆孔,硬质塑料与塑料薄膜或薄锡纸紧密封闭成一体。杯体上口设有螺纹,盖紧后可与杯盖内侧壁的螺纹密闭配合,保证杯体内的标本不外漏。杯体上口直径为20至80毫米,底部直径为20至70毫米,高为30至120毫米。杯体透明或半透明,并标有容量刻度。杯体内装有一根圆柱形,直径2至4毫米,长5至8毫米的磁性搅拌棒(铁棒由塑料材料包裹)。磁性搅拌棒可在全自动化标本处理检查仪器所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进行旋转搅拌。密封在杯盖中心圆孔上的塑料薄膜或薄锡纸可被全自动化标本处理检查仪器加吸试剂的机械臂所用的取吸试剂的吸头或加热探头十分方便地剌破。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孔,2、杯盖,3、杯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结核患者痰液标本的处理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一种新型的标本收集杯经γ射线消毒灭菌后即可使用。当患者用此标本收集杯收集标本时,嘱其不要将杯体中所含的搅拌棒拿出或丢弃。检验人员接收标本时应观察标本收集是否达到要求,符合后则可将标本收集杯放在全自动化标本处理检查仪器的标本位上,当仪器吸取消化液时,吸头可剌破杯盖2中心的圆孔1上的塑料薄膜或薄锡纸,向下注入消化液,仪器通电产生磁场,标本收集杯中的磁性搅拌棒旋转,使标本在由杯盖2和杯体3组成的密闭环境中迅速混匀液化,然后由全自动化标本处理检查仪器吸取此已消化的液体离心浓集病原体或病理细胞。此后仪器根据操作者编排的工作流程执行标本处理,由仪器控制单元控制,按编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对标本的全部前处理和检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黄原酸盐生产中的粉状物料取样器
- 下一篇:助力器踏板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