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拖把的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4388.7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A47L1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拖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拖把,具体地涉及一种蒸汽拖把的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拖把大多是手柄下扎一捆布条,施力于手柄,带动布条在地面拖动,就可对地面进行清洁。但这种传统的拖把,需反复清洗,且对地面的脏物特别是油污等,清洗较困难。针对以上不足,目前市面上已有蒸汽拖把,其通过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使用时利用蒸汽来清扫地面,对油污等清扫效果佳,不仅可达到清扫的目的,而且还有杀菌功能。
然而,现有的蒸汽扫把在使用时有以下不足:一是由于所使用的锅炉往往是在一长条形水腔内设电热管,蒸汽在锅炉内不能完全汽化,会出现使用中滴水的现象;二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积钙现象,而且钙质不易清洗,导致产品不能使用;三是喷出的蒸汽无力,蒸汽除渍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拖把的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蒸汽不能完全汽化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拖把的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钙质不易清洗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拖把的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喷出的蒸汽无力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蒸汽拖把的锅炉,包括:
一锅炉本体,一端设一进水口及一蒸汽出口,本体内设回路形流体通道以及用于将通道中的水加热成为蒸汽的加热装置;
一进水管,通过一第一管接头和锅炉本体的进水口连接;
一蒸汽管,通过一第二管接头和所述锅炉本体的蒸汽出口连接;
一蒸汽喷头,和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锅炉本体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锅炉本体的流体通道为U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管和所述锅炉本体的流体通道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接头的内径为流体通道内径的1/3~1,所述蒸汽管的内径为流体通道内径的1/3~1;所述喷嘴的内径为流体通道内径的1/3~1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喷头的喷嘴采用缩口结构设计。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拖把的锅炉,该锅炉采用回路形流体通道设计,流体通道边设用于加热的电热管,因而水在流道中的受热路程长,改善了气化效果,汽化充分,无滴水现象;管接头,蒸汽管,喷嘴内径都大,不仅保证了蒸汽量而且有效防止锅炉积钙堵塞;喷嘴的蒸汽喷口采用缩口结构设计,保证蒸汽喷出的压力,使得蒸汽强而有力;各组成部分为可拆卸式连接,钙质清洗方便,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拖把的锅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炉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拖把的锅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底视图;
图5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流体流动方向;
图6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拖把的锅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蒸汽拖把的锅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6,蒸汽拖把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进水管2、电热管3、蒸汽管4和蒸汽喷头5。
该锅炉本体1为长方体形,其内部沿长度方向设四个通孔,其中分布于对角线的一对通孔11和13作为流体通道,分布于另一对角线的一对通孔12和14作为安装电热管3的通道,该通孔12、14壁上分别具有缝隙121和141以提供材料的热胀冷缩空间。该电热管3的两头分别伸出于锅炉本体1的两端,并都以硅胶帽9绝缘。在锅炉本体1下端设一锅炉盖8,用以封闭两个通孔11和13,锅炉盖8内侧的本体1内部设一连通两个通孔11、13的横向孔15;通孔11、13和横向孔15构成了一U形的流体通道。锅炉本体1未设锅炉该8的一端(即图5中的上端),两个通孔11的开口分别设为进水口和蒸汽出口。
水从进水管2通过管接头7进入锅炉本体1的流体通道11内,经横向孔15后进入通孔13内,在此过程中,水被和通道平行的电热管3加热为蒸汽,并从蒸汽出口13中喷出。由于电热管3和通孔11、13平行,水或蒸汽在通孔11和13内都可被电热管3加热,使得水在锅炉内可以得到更好的汽化效果,汽化充分,无水滴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