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52425.0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则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则荣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2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座椅 靠背 调角器 核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靠背调节机构上的核心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调节机构,按我国最新的“汽车行业标准(QC)”,划分为二大类,一是按固定节距(即角度)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机构,称为“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二是能任意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机构,称为“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前者用于座椅靠背角度的手动调节,因其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后者多用于座椅靠背角度的电动调节,因其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故多用于中、高档汽座椅上。
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碟形核心装置,在国外汽车制造中早已广泛使用,尤其是那些汽车生产强国,近年,国内虽有少数厂家在仿制生产碟形核心装置,但其工作原理仍沿用原“三齿板径向滑动”式,该结构在静载荷强度、焊接热变形、制造工艺性、手柄回位功能、生产成本等,多方面还须改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应用了“四齿板杠杆摆动式工作原理”,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升了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性能、强度和安全性的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是由圆盘、圆齿盘、小齿板、凸轮、锁齿扭簧和包壳组成,其在圆盘和圆齿盘之间的空腔内,有序地装着四片小齿板、凸轮和锁齿扭簧,并被包壳压合为一整体。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本核心装置外形为一圆碟状,两侧面上分别有凸起的定位凸台。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圆盘上均布设置有四个形状相同的异形凸台,圆盘圆弧面一、圆盘圆弧面二和圆盘圆弧面三共同构成了小齿板的运行轨道。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圆盘内装有四片外形相同的小齿板,其外圆上分布着与圆齿盘内齿相同参数的小齿板齿形,四片小齿板均匀地承担了座椅靠背传递来的不同方向的力矩。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小齿板上的小齿板圆弧面一、小齿板圆弧面三、小齿板圆弧面四,分别与圆盘上相应的圆盘圆弧面一、圆盘圆弧面二和圆盘圆弧面三小间隙配合,精确地定位了四片小齿板的运动轨迹。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圆盘中心装有凸轮,其中部有一凸轮凹形圆台与圆盘中心的凸形圆台滑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凸轮凹形圆台内平面上,左右各有一条压印。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凸轮外形上均布凸轮圆弧面、凸轮直面和凸轮斜面。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锁止扭簧其内端钩卦在凸轮的驻销上,外端钩挂在圆盘的圆盘驻销上。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运用了小模数齿轮原理,将分齿度数设置为2°,满足了国际通用标准的要求。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在圆盘上,为圆齿盘和凸轮设置了限位内圆和定位凸台,有效提高了二者的运行精度和强度。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其有一只用“阿基米德”原理设计的锁齿扭簧,与形状特异的凸轮相结合,将扭矩同步地、均匀地传递给四片小齿板。
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座椅靠背调角器核心装置,在圆盘和圆齿盘的外侧,各设置了四个圆形凸台,用于与不同型号的座椅上、下板定位联结。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四齿板杠杆摆动式工作原理”,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升了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性能、强度和安全性,本核心装置的开发和应用,将对我国汽车座椅调角器行业的技术创新,会有一个大的推动和促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齿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则荣,未经郑则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