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纺布封口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2090.2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达(厦门)卫生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徐碧霞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封口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口胶带,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柔软性质的封口胶带。
背景技术
为方便使用,现有的小包装袋(如纸巾包装袋或卫生巾包装袋等)大都设有一用以将内容物取出使用的易撕开口,并在易撕开口处设置一封口胶带。举例来说,市售的纸巾包装袋一般为软质塑料长方体包装袋,长方体包装袋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包括易断齿线和封舌的易撕开口,而由于现有的纸巾包装袋内往往放置有多张纸巾,因此,在包装袋内还有纸巾剩余时,还需要使用一封口胶带以便于将易撕开口再次封口,现有封口胶带大都由一基体、及设置于该基体一侧表面的热熔胶层和不粘层组成,使用时,封口胶带的热熔胶层同时粘结包装袋本体和封舌,且热熔胶层与封舌的粘结面大于热熔胶层与包装袋本体的粘结面,使得热熔胶层与封舌的粘结力大于其与包装袋本体的粘结力,通过上述的结构,使得封口胶带既易于从包装袋本体上撕离,且始终牢固粘结在封舌上。
然而,现有的封口胶带中,一般用塑料薄膜作为封口胶带的基体,其手感较差,档次较低。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方式中,与包装袋粘结的热熔胶层和与封舌粘结的热熔胶层采用的是同种类型、同样克重的热熔胶,因此,其与包装袋本体或封舌粘结的单位粘结强度是相同的,这样,在胶水粘度太大时,封口胶带将难以从包装袋本体上撕离,而一旦使用者用力过大,则会导致包装袋本体或封舌破损,反之,在胶水粘度不够时,使用者稍一用力就会使得封口胶带同时脱离包装袋本体和封舌,难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封口胶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无纺布层和一塑料淋膜层共同组成基体,其通过无纺布层提供柔软表面,提升整体手感和档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纺布封口胶带,包括一基体、及该基体上表面设置的粘胶区和不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一无纺布层和一塑料淋膜层组成,该无纺布层和该塑料淋膜层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无纺布层提供封口胶带的柔软表面,提升整体手感和档次,塑料淋膜层则起到连接无纺布层和粘胶区的作用,且可以防止粘胶渗透至无纺布层,由于塑料淋膜设置在无纺布层内,并不影响基体的手感和外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无纺布层的下表面涂覆硅油层(防粘层),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将生产出来的大量封口胶带直接卷曲储存起来,而无需担心粘胶会转移至基体的下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层的克重为8~60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淋膜层为PP淋膜层或PE淋膜层,其克重为8~45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塑料淋膜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粘胶区、其剥离强度小于第一粘胶区剥离强度的第二粘胶区和一不粘区,使得封口胶带既易于从包装袋本体(与第二粘胶区粘结)上撕离,且始终牢固粘结在封舌(与第一粘胶区粘结)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为便于制造,该第一粘性区和第二粘性区之间设置间隔区。
在上述的结构中,该第一粘胶区的克重为15~32g/m2、180°剥离强度为15~30N/in,该第二粘胶区的克重为15~32g/m2、180°剥离强度为8~18N/in。该第一粘胶区的克重则与该第二粘胶区的克重相同,以便于将封口胶带卷曲储存起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基体的上表面设置一粘胶区和一不粘区,该粘胶区包括呈阶梯形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不粘区邻接下部设置,通过上述的方式,同样也可以使得封口胶带既易于从包装袋本体(与粘胶区下部粘结)上撕离,且始终牢固粘结在封舌(与粘胶区上部粘结)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该粘胶区上部的克重为15~32g/m2,该粘胶区下部的克重为10~22g/m2。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无纺布层和一塑料淋膜层共同组成基体,其通过无纺布层提供柔软表面,提升整体手感和档次;
2)通过设置剥离强度不等的粘胶区,从而使得封口胶带既易于从包装袋本体(与第二粘胶区或粘胶区下部粘结)上撕离,且始终牢固粘结在封舌(与第一粘胶区或粘胶区上部粘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达(厦门)卫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科思达(厦门)卫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