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1315.2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辉;曹丽娟;黄曙;杨颖安;梁晓兵;陈炯聪;高新华;贺臣;胡铁斌;余东明;周井生;杨冬梅;戴丽娜;叶睆;周俊涛;董隽;吴正伟;文继锋;冯亚东;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互感器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数字化变电站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套电子式互感器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一次采集设备,为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继电保护以及测控装置提供电流、电压信号,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电子式互感器作为新型互感器,其传感原理和结构都很大区别于传统电磁互感器,增加了电子电路技术、光学技术、通信技术,因此,相应测试技术需重新探究,以实现较全面地认知电子式互感器的工作特性。在当前电子式互感器技术不成熟、运行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的状况下,更要借助测试技术预期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套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系统,填补当前电子式互感器测试技术的空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系统,包括升流器、电子式互感器和测试单元,电子式互感器包含传感头和采集器,传感头串联在升流器的输出回路,传感头输出电流感应信号至采集器,采集器输出数据信号至测试单元,输入和测试单元时钟同步的同步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合并单元,设置在采集器和测试单元之间,采集器输出数据信号至合并单元,输入合并单元输出的同步信号,合并单元输出数据信号至测试单元,输入和测试单元时钟同步的同步信号。传感头、采集器和合并单元构成完整的采集系统,通过测试单元测试采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在一种测试方式中,上述测试单元可为录波单元、IEC61850报文监控分析单元、网络报文单元和保护测控单元中的任一个单元、任二个单元、任三个单元或全部单元。
在另一种精度测试方式中,还包括标准电流互感器,串联在升流器的输出回路,上述测试单元为校验单元,还输入标准电流互感器输出的数据信号。以便通过校验单元测试精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设有SV采样网络,所述采集器或合并单元输出数据信号至SV采样网络,输入和测试单元时钟同步的外部GPS同步信号,所述测试单元连接SV采样网络。所述测试单元可为录波单元、IEC61850报文监控分析单元、网络报文单元和保护测控单元中的任一个单元、任二个单元、任三个单元或全部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向即正常工作状态下互联互通测试、逆向即模拟各种典型故障或异常激励下测试电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整个采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手段和项目比较完整,直接应用到电子式互感器场合的测试。通过该套系统的测试发现了不少问题,为投入运行解决了诸多问题和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功能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精度校验原理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报文格式校验原理框图;
图4激光供能和母线取能相配合的独立式罗氏线圈型互感器结构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告警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系统的功能由正向互联互通测试、逆向激励测试两部分组成。正向互联互通测试子系统功能为测试电子式互感器正常工作态下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运行要求;逆向激励测试子系统功能为测试电子式互感器的极限处理能力,应对故障、突发和环境影响的能力,考查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子系统一正向互联互通特性测试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精度校验模块、报文格式校验模块、同步特性校验模块等,正向测试系统功能框图如图1子系统一,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