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水耐腐蚀薄膜复合绕包绝缘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51131.6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索晋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295;H01B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腐蚀 薄膜 复合 绝缘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电线领域,涉及一种耐水耐腐蚀薄膜复合绕包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核电站已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除了现有的浙江三门、秦山、广东阳江等核电建设项目,预计到2020年,将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也就是说,今后10年内,将新增核发电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每年将有二到三个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由于核工业所处的特殊环境,对于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性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具有普通电线电缆的一般电气性能、机械特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低烟无卤、质轻、耐辐射、耐高低温、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耐水、耐腐蚀、防霉、阻燃(或不燃)和耐冷却剂等特点。但是,目前的核工业中各类电线电缆主要采用聚烯烃等热塑性材料用于传输控制电线绝缘结构,这类绝缘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导体的绝缘层厚,导线体积大,抗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差、重量大,并且绝缘结构易松散、外加玻璃丝绝缘编织防护层时容易发生刺穿,耐水性差、不耐酸碱和盐雾,阻燃性和防霉性能不高,造成整个绝缘结构使用寿命短,安全可靠性差。此外,核电驱动机构用引接线绝缘结构形式主要有:a)聚酰亚胺薄膜绕包,玻璃丝编织;b)云母带绕包,玻璃丝编织。虽然绝缘电气性能较好,但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耐水性差、不耐酸碱和盐雾,和防霉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核工业用传输控制电线和驱动机构用引接线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工业用的电性能优异、体积小、重量轻、耐高低温、耐水、耐盐雾、耐辐射、耐酸碱腐蚀、阻燃、防霉,且安全可靠性高的薄膜绕包复合带绝缘电线。
一种耐水耐腐蚀薄膜复合绕包绝缘电线,包括线芯和包覆于线芯外表面的绝缘层,所述线芯为多股单丝镀镍圆铜线经同芯绞合而成的镀镍铜绞合导体,所述包覆于线芯外表面的绝缘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和外护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为已烧结的PTFE薄膜重叠绕包而成;
第二绝缘层为未烧结的PTFE薄膜绕包而成;
所述第三绝缘层为玻璃布带绕包层而成;
所述第四绝缘层为玻璃丝编织而成的玻璃丝编织网;
所述外护层为改性PTFE乳液的涂覆层。
所述PTFE代表聚四氟乙烯。
所述已烧结的PTFE薄膜重叠绕包层与所述未烧结的PTFE薄膜绕包层的绕向相反,所述未烧结的PTFE薄膜绕包层与所述玻璃布带绕包层的绕向相反。
所述单丝镀镍圆铜线中镍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15%。
所述已烧结的PTFE薄膜重叠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为45%~55%。
所述未烧结的PTFE薄膜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50%~60%。
所述玻璃布带绕包层的绕包搭盖率为5%~15%。
所述玻璃丝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8%。
所述改性PTFE乳液的涂覆层为所述玻璃丝编织层的重量百分含量不小于18%。
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为双向拉伸薄膜;
所述未烧结聚四氟乙烯薄膜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所述玻璃布带为高阻燃玻璃布带;所述高阻燃玻璃布带选自无卤低烟阻燃玻璃布带或阻燃无碱玻璃布带;
所述高阻燃玻璃布带是指在玻璃纤维布上浸涂高阻燃涂料,并经烘焙固化而成的一种高阻燃高强度带材。
所述无卤低烟阻燃玻璃布带和阻燃无碱玻璃布带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无卤低烟阻燃玻璃布带和阻燃无碱玻璃布带。
所述改性PTFE乳液包括聚偏氟乙烯乳液。
本实用新型的耐水耐腐蚀薄膜复合绕包绝缘电线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已烧结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叠包,其中聚四氟乙烯薄膜为双向拉伸薄膜,使得绝缘层更加紧密包裹在绞合的导电线芯上,起到耐高温和低温、高绝缘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且不会和绞合线芯发生粘连的情况。
2、在烧结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层外,紧密绕包一层未烧结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具有优异的绝缘性、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经过高频加热熔融粘封后,绝缘结构具有很好的耐水、耐酸碱、耐化学腐蚀的整体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轮及搅拌车
- 下一篇:一种单芯钢丝铠装低压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