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0764.5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波;翟铁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3001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头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
背景技术
在高频电子产品中,采用同轴电缆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是普遍使用的连接技术。同轴电缆插头座的尾夹是保证同轴电缆与插头座之间能可靠连接的重要部件,其连接方法一般是采用压接(用专用压接钳来压接)套管的方法来实现,压接力P是从套管外沿6个方向同时压紧受力,见图1和图2。
通过实际的使用我们发现,同轴电缆插头座的尾夹压接安装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一些同轴电缆与插头座脱落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电缆插头座尾架设计的套管压接端头的面积很小,在安装和插拔过程中此处比较薄弱,容易脱落。
2.在检查其它元器件时,很容易碰到电缆插头座的电缆,多次碰电缆,易使其根部疲劳,造成电缆与电缆插头座脱落。
由于电缆插头外表面积较小,在插拔电缆插头容易出现用手抓电缆现象,使电缆纵向和横向受力,造成电缆与电缆插头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强了同轴电缆插头座与电缆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包括夹持同轴电缆的套管,其中,套管长度为12~2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其中,套管长度15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其中,具有两处夹紧部位。
本发明的优点对电子产品中高频同轴电缆插头座(型号SMA)的尾夹进行了改进,增强了同轴电缆插头座与电缆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能,使同轴电缆插头在插拔过程中电缆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同轴电缆插头压接安装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同轴电缆插座压接安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加长后的同轴电缆插头压接安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加长后的同轴电缆插座压接安装图。
其中,1同轴电缆,2套管,3同轴电缆插头,4同轴电缆插座,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插头座尾架的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加长了电缆插头座尾夹套管的尺寸,从原来的套管6.5mm增加到12~20mm(可根据使用需求选用),15mm为最佳,从一处部位夹紧(p)变为目前的两处部位夹紧(p、p1),即除了保留原夹紧部位之外,增加了电缆部位的夹紧,从而提高了电缆抗纵向和横向受力的能力。这样还增大了电缆插头外表面积,减少了“用手抓电缆现象”,提高了电缆插头座与电缆连接的可靠性,见图3和图4。
通过实践证明此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同轴电缆插头座压接后同轴电缆易于脱落的问题,增强了同轴电缆插头座的尾夹安装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插排
- 下一篇:具有弹性支架的网络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