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料复合丝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50749.0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杰聚合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料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行业所采用的丝条,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料复合丝。
背景技术
涤纶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以及其它非服装领域。涤沦产品自问世以来,以其悬垂好、强度高、挺括、不易起皱而被下游用户当作主要纺织原料来织造各类纺织品。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编织涤纶通丝(授权公告号:CN201437565U),其包括多股100%的涤纶长丝,通丝由多股涤纶长丝利用高精度编织机交叉编织形成,通丝经有机氟进行表面耐磨处理,通丝具有16股或12股的高强度低拉伸涤纶长丝,通丝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形,并且当其横截面为圆形时直径为0.7-2.8毫米,通丝编织成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通丝,并在中空部位设置涤纶长丝的芯线;一种防静电高可靠性编织涤纶通丝,包括多股涤纶长丝,还包括碳丝,通丝由涤纶长丝和碳丝利用高精度编织机交叉编织形成,通丝具有16股或12股的高强度低拉伸涤纶长丝和1股碳丝,通丝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形,并且当其横截面为圆形时直径为0.7-2.8毫米,通丝编织成横截面为圆形的中空通丝,并在中空部位设置涤纶长丝的芯线。但是这种涤纶丝是通过和其它丝条编织在一起才能达到某种功能,因此制造工艺较为繁杂,并且缠绕后容易松散,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面料复合丝,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涤纶丝是通过和其它丝条编织在一起才能达到某种功能,因此制造工艺较为繁杂,并且缠绕后容易松散,影响使用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料复合丝,包括涤纶丝,所述的涤纶丝的断面为圆形,涤纶丝内部复合有丙纶丝、丁纶丝、腈纶丝或改性材料丝中的其中一种。丙纶、丁纶的质地特别轻,纤维强度以及耐磨性较高。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腈纶具有优良的性能,由于其性质接近羊毛,故有“合成羊毛”之称,适合制短纤维,蓬松柔软,适用制仿毛织物。改性材料一般具有导电、发光的功能。将这几种丝条的其中一种与涤纶复合在一起后,不仪拥有涤纶的特性,而且还加入了其它丝条的特性,使得一种复合丝具有多种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丙纶丝、丁纶丝、腈纶丝或改性材料丝的断面为2条以上的直线型,其在涤纶丝中心点处向涤纶丝边缘发散。丙纶丝、丁纶丝、腈纶丝或改性材料丝都均布在涤纶丝上,使得丝条的整个强度较为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丙纶丝、丁纶丝、腈纶丝或改性材料丝的断面为十字形或者米字型。丙纶丝、丁纶丝、腈纶丝或改性材料丝的断面也可以是其它如扇形的形状。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涤纶丝通过复合与其它丝条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丝条不仅具有涤纶丝的特性,而且还具有其它丝条的功能,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涤纶丝1、丙纶丝2、丁纶丝3、腈纶丝4、改性材料丝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一种面料复合丝,如图1、图2,有一条涤纶丝1,涤纶丝的断面为圆形,涤纶丝内部复合有丙纶丝2,丙纶丝的断面为十字形。
使用时,只需将涤纶丝1与丙纶丝2复合在一起,并将此复合丝编织成面料即可。
实施例2:本例的一种面料复合丝,如图1、图3,有一条涤纶丝1,涤纶丝的断面为圆形,涤纶丝内部复合有丁纶丝3,丙纶丝的断面为十字形。
使用时,只需将涤纶丝1与丁纶丝3复合在一起,并将此复合丝编织成面料即可。
实施例3:本例的一种面料复合丝,如图1、图4,有一条涤纶丝1,涤纶丝的断面为圆形,涤纶丝内部复合有腈纶丝4,丙纶丝的断面为米字形。
使用时,只需将涤纶丝1与腈纶丝4复合在一起,并将此复合丝编织成面料即可。
实施例4:本例的一种面料复合丝,如图1、图2,有一条涤纶丝1,涤纶丝的断面为圆形,涤纶丝内部复合有改性材料丝5,丙纶丝的断面为米字形。
使用时,只需将涤纶丝1与改性材料丝5复合在一起,并将此复合丝编织成面料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杰聚合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杰聚合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