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0453.9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章康;卢艺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A47G19/20;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竹编 底座 茶具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属于日用陶瓷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茶具组合包括茶壶和复数个茶杯,但茶壶和茶杯的外壁均直接裸露于空气中,使用时,人手触摸容易烫伤,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隔热保温的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包括茶壶和复数个茶杯,所述的茶壶包括呈圆柱形壶身、茶壶口、茶壶盖以及手柄,茶壶盖顶部中间斜向设有把手,其特在于所述的壶身下半部嵌接有竹编圆柱形的壶身底座,所述的茶壶口、手柄均位于竹编底座和壶身上沿之间的环形区域内,所述的茶杯下半部嵌接有竹编圆柱形的茶杯底座。茶杯、茶壶壁上套上一层竹编,通过镶嵌的方式结合,竹编可以使茶杯、茶壶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烫,同时,注入开水的茶壶、茶杯使竹编发烫而散发竹香。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
所述的壶身底座与壶身两者高度的比值与茶杯底座与茶杯高度的比值相同。这样茶壶和茶杯作为整体茶具风格一致,比例协调,富有美感。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合理,造型新颖,用材环保,富于情趣化,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杯,2、茶杯底座,3、茶壶口,4、把手,5、茶壶盖,6、手柄,7、壶身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茶壶和复数个茶杯1,茶壶包括呈圆柱形壶身、茶壶口3、茶壶盖5以及手柄6,茶壶盖顶部中间斜向设有把手4,壶身下半部嵌接有竹编圆柱形的壶身底座7,茶壶口、手柄均位于竹编底座和壶身上沿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茶杯下半部嵌接有竹编圆柱形的茶杯底座2。壶身底座与壶身两者高度的比值与茶杯底座与茶杯高度的比值相同。
以上图1、2所示的具有竹编底座的茶具组合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形状、规格、材质等方面的修改,在此不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