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挠性飞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0312.7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贾玉;郝永生;王波;李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飞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是用于连接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挠性飞轮总成,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轮总成是发动机装在曲轴后端的圆盘状零件,它可将发动机和变速器连接起来,它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能使发动机平稳启动和旋转,是发动机平衡、起动和传动的重要部件。对于不同的车型变速器与发动机有相互匹配问题,通常情况下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导向轴直接固定在曲轴后端定位孔上,但是对于一种改造车型而言,由于需要使用AT(自动)变速器,而这种AT变速器的变矩器为通用产品,其液力变矩器导向轴短,与发动机曲轴后端导向孔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普通飞轮总成无法实现将变速器与发动机很好的连接。当然,可以通过对AT变速器的导向轴进行更改,使其适合改造车型的装配要求,但这种方法导致更改费用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匹配效果好的发动机挠性飞轮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挠性飞轮总成,构成中包括挠性飞轮盘和固合在挠性飞轮盘外的飞轮齿圈,其特别之处是:所述飞轮总成还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挠性飞轮盘凹面、与挠性飞轮盘对中,导向套一侧设有发动机曲轴配合孔,导向套另一侧设有变矩器导向轴配合孔,上述两孔与挠性飞轮盘同轴对中。
上述汽车发动机挠性飞轮总成,所述导向套上设有挠性飞轮定位孔、挠性飞轮安装孔和导向套焊接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改造车型通用变速器的变矩器与发动机无法实现接口对接,而设计的一种挠性飞轮总成,该挠性飞轮总成在普通挠性飞轮的基础上加装与飞轮固合的导向套,该导向套一侧端口与发动机曲轴止口的配合,起到与发动机导向定位作用;另一侧端口与变矩器的导向轴的尺寸配合,确保变矩器与发动机进行对接,使变矩器在与发动机同轴旋转。经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发动机曲轴后端定位孔的改动及变矩器重新开发,即可解决改造车型发动机与变速器变矩器之间连接导向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投入小、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 飞轮齿圈,2. 挠性飞轮盘,2-1.变矩器安装孔,3.导向套,3-1. 变矩器导向轴配合孔,3-2. 发动机曲轴配合孔,3-3.挠性飞轮安装孔,3-4. 导向套焊接工艺孔,3-5.挠性飞轮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本实用新型构成包括挠性飞轮盘2和焊合在挠性飞轮盘外的飞轮齿圈1,在挠性飞轮盘2上均布六个用于安装变矩器的变矩器安装孔2-1。
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个起到导向定位作用的机件--盘形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挠性飞轮盘凹面、与挠性飞轮盘对中,在导向套一侧设有与发动机曲轴止口配合安装的发动机曲轴配合孔3-2,该孔起到与发动机导向定位作用;在导向套另一侧设有与变矩器导向轴配合安装的变矩器导向轴配合孔3-1,该孔用以实现变矩器与发动机进行对接,上述两孔与挠性飞轮盘同轴对中,以保证变矩器在与发动机在同轴旋转运动。导向套3上还设有两个挠性飞轮定位孔3-5、均布八个挠性飞轮安装孔3-3。考虑到曲轴后端面、起动机啮合线和变矩器安装面三者之间距离偏小,造成挠性飞轮盘设计成形困难,将挠性飞轮盘和导向套设计为两体焊合结构,挠性盘与导向套分别进行制作加工,然后再进行点焊组合,因此在导向套上还设有三个导向套焊接工艺孔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