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及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0023.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甘嵩;孙亮;冯祥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直焊式铝 线圈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炉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焊式铝线圈盘及与其相适配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铝线圈盘都采用组合端子螺钉紧固方式,即线圈盘设有一个环状接线端子,而电路板上则焊接一个六脚或四脚接线端子,两者相对应的接线端子之间采用螺钉紧固。此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其接触电阻大,发热量高,对电磁炉其它零部件的可靠性发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其制造成本相对也较高。若省去螺钉,而直接将铝线圈盘焊接在电路板上,虽然其简化了结构,但是,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首先由于焊接点不牢固,因此,装配、运输及使用等过程需格外谨慎,防止两者脱落;其次,由于铝线圈盘脱漆困难而不易焊接,因此,焊接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最后,铝线盘脱漆后还存在容易氧化的问题,降低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及与该铝线圈盘相适配的电路板,其解决了目前电磁炉铝线圈盘与电路板采用组合端子螺钉紧固方式,导致端子处接触电阻较大,引起温升较高并产生质量问题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电磁炉铝线圈盘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包括线圈盘、铝漆包线,铝漆包线盘绕于线圈盘,铝漆包线具有两个引脚,铝漆包线的两个引脚各点焊一金属端子。
所述的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金属端子具有一个空心圆柱部,该空心圆柱部的一端面向外延伸而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的端部呈S形。
所述的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金属端子的空心圆柱部点焊于铝线圈盘的引脚。
所述的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空心圆柱部的延伸部的两侧壁各形成向外的凸翼,凸翼的一表面与S形端部的一侧面相对且留有一定间距。
所述的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金属端子具有一个空心圆柱部,该空心圆柱部的一端面向外延伸而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的端部呈一字形、十字形、T字形、工字形或F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前述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相配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形成与所述金属端子相适配插接的插孔。
优选的,插孔呈S形、一字形、十字形、T字形、工字形或F形。
优选的,插孔与金属端子插接后焊接。
本实用新型电路炉铝线圈盘通过金属端子与电路板焊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量大强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并且,此金属端子与电路板间采用防脱落结构配合,两者牢固配合,从而可以解决在铝线圈盘装配时,插入电路板和焊接在不同工位上操作而引起容易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炉铝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电磁炉直焊式铝线圈盘包括线圈盘1、铝漆包线2,铝漆包线盘绕于线圈盘1上,其具有两个引脚11、12,引脚11、12各点焊一金属端子3。
参见图2,金属端子3具有一个空心圆柱部31,该空心圆柱部31的一端面向外延伸而形成延伸部32,该延伸部32的端部33呈S形,该延伸部32的两侧壁还各形成向外的凸翼34,两侧凸翼34相对称,凸翼34的一表面与S形端部33的一侧面相对且留有一定间距。金属端子3的空心圆柱部31点焊于铝线圈盘引脚。
参见图3,电路板4形成一S形插孔41,该S形插孔41与金属端子3的S形端部33相适配。金属端子3的S形端部33插入电路板4的S形插孔41后焊接。由于S型端部33与S形插孔41的接触面积大,且两者配合牢固,可以起到防止脱离的效果。
当然,上述S形结构配合是本实用新型最优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它配合结构,如一字形、十字形、T字形、工字形、F形、单头钩状形或者其它形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变型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0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 下一篇:多路微波大功率分配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