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9963.4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兰;黄勇;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胜兰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75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腿部 保健 矫形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
二.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儿童生长发育过快、因维生素D钙的缺乏出现佝偻病、有的因营养不良、有的因过胖走路较早、双下肢负重较大,有的长期使用尿不湿等诸多因素导致其发育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腿变型,较长见的有“X”“O”形腿,家长们很着急,但又找不到科学的治疗方法。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
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在一水平底板上竖向固定有一个与儿童身高相匹配的矫形板,并在该底板与矫形板连接处的中部竖向固定有一脚踝限距板,在所述竖向矫形板的膝窝高度位置固定有垫片,在膝高位置设置有矫形带,在脚踝高处位置设置有固定带。
在胸高位置设置有固定带。
在所述底板下端安装有行走轮,并在底板上安装有支架及扶手。
所述支架为固定支架或者为可折叠支架。
在支架的两侧固定有横梁并在两横梁末端安装有载物台。
在底板上表面设有载物篮。
所述矫形板的上部和下部宽度不同,其上部的高度范围为24cm-38cm,宽度范围22cm-24cm,下部高度范围为38cm-50cm,下部的膝上至臀部宽18cm-20cm,足底至膝宽17cm-19cm。
所述限距板的宽度范围为0.8-1.2cm,优选1cm。
在矫形板位于膝部的中部设有竖向的条形固定孔。
所述限距板为固定安装或者为活动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开发研制了“小儿腿部保健矫形器”兼容预防及矫治双重功能,无创伤痛苦,使用便利,疗效明显。在临床试用过程中深受家长们的欢迊。
2、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长期的临床上试用证明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主要针对小儿“O”或“X”形腿,小儿“O”“X”形腿的诊断及疗效标准是:双膝或双踝间距1-3 cm,为轻度,3-6 cm,为重度,6 cm以上为极重度。在矫治过程中总结如下:矫治年龄需在一岁以上,小儿年龄越小疗效越显著,疗程越短,治愈率越高。如果家长坚技治疗,一般1-2月可完全康复。2岁以上的儿童疗程相对长些,一般3月可完全康复,由于家长每天要带着孩子来医院,可能需要请假,不方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可在家庭使用的“小儿腿部保健矫形器|”,所有儿童都可使用,一是保健,二是矫正。多功能,使用简易,随时可用,特别是对上班没时间请假带孩了矫治的家长们很方便。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童心童趣及多功能用途,平常时间还可以作学步车用。但本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造相适应的一系列矫形器,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儿童矫正异型腿型,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矫形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中标号1为底板,2为支架,3为矫形板,4为限距板,5为矫形带,6为脚踝固定带,7为胸部固定带,8为固定孔,9为载物台,10为载物篮,11为手柄,12为膝窝垫片,13为膝高位置所设凹陷区。
一种儿童腿部保健矫形器,包括一个小车状的底板1和支架2,底板水平并在其下端设有行走轮,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端,支架上设有手柄11。支架2还包括两侧的悬臂梁或横梁,在该悬臂梁或横梁的末端安装有载物台9以便于儿童在矫形的时间内使用。支架2可以为固定式也可以为折叠结构。在小车底板1上侧面竖向固定有一个与相应儿童身高相匹配的矫形板3,该矫形板3后端与之间固定形成稳定结构。
在底板与矫形板连接处的中部竖向固定有一脚踝限距板4,在所述竖向矫形板的膝窝高度位置固定有垫片12,垫片通过两端固定带固定在矫形板膝高位置处的凹陷区13。在膝高位置设置有矫形带5,在脚踝高处位置设置有固定带6。所述限距板的宽度范围为
为更好地保证儿童身体平衡,在胸高位置也设置有固定带7。另外在底板上表面设有载物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胜兰,未经吴胜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