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9776.6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4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贾杰;白玉龙;余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开发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 训练 控制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手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与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疗仪结合,可以及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和调整电流强度,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训练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助力训练技术,亦称辅助主动运动,主要用于肌力1-2级水平,不能自主关节活动或活动范围达不到正常值的患者。
其他常见的几种助力训练:
(1)悬吊练习是利用绳索(可调长短)、搭扣或″S″钩和吊带组合起来,将拟训练活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使其在除去肢体重力的前提下主动进行钟摆样的训练活动。如训练肘关节屈伸动作的方法,训练肩关节外展内收的方法,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或前屈后伸的方法等。
(2)自我辅助练习是以健侧肢体帮助对侧肢体活动的训练方法,适用于因疼痛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病人。常用滑轮和绳索等用具,既可训练肩关节外展、内收,又可训练前屈后伸,下肢训练也有对应的训练方法。
(3)器械练习是利用杠杆原理,以器械为助力,带动受限的关节进行训练活动。如肩关节练习器、肘关节练习器、踝关节练习器以及体操棒等等。
反馈式电刺激助力训练技术:
基本思路:
1、以功能电刺激作为辅助助力工具,帮助患肢主动肌群完成主被动结合训练过程。
2、建立患肢主动肌表面肌电测量值(患者主动性定量描述的指标)与功能电刺激相关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实现助力训练的目标(达到功能位),并减少适应性、降低不适感。
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种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激。实验证明,由大脑皮层发出的主动控制指令,同样影响各相关细胞或组织的兴奋过程,,利用功能电刺激助力,就是将这两种影响进行叠加,共同完成的过程。
在一般的电刺激输出设备中,通常是通过控制面板或触摸屏来实现对电刺激输出的控制,对于被动的电兴奋刺激,简单明了,但对于主被动助力训练设备来讲,机器与患者需要人机互动,其操作模式问题与缺陷就很突出:
1、在仪器上手动按键,实际临床应用上很不方便;
2、不能实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助力输出,影响助力完成的效果(需要时间配合避免长时间疲劳问题);
3、不能实时调整电流强度,影响助力完成的效果(电流强度必须在合适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医用反馈式电刺激助力治疗仪结合,可以及时触发功能电刺激和调整电流强度,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训练的助力训练控制手柄,它包括中间含有空腔的柄体,所述柄体表面安装有控制件,所述柄体的空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件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伸出柄体。
所述控制件为薄膜控制开关。
所述薄膜控制开关包括增加键、减少键和触发键。
所述柄体包括固定座和把手,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成形有固定薄膜控制开关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开有与空腔相通的插孔,所述把手的尾部开有与空腔相通的通孔。
所述固定座为圆台形,所述把手为扁圆形。
所述把手的表面成形有数个防滑凸起。
所述凸起沿着把手的长度方向呈大小依次递减设置。
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柄体空腔内的转接口线路板,以及固定在插孔内的用于连接所述转接口线路板和控制件的数据线,所述转接口线路板连接有六芯数据线,六芯数据线另一端从通孔延伸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一个外触发按钮,对试图主动训练的主动肌完成触发功能电刺激的输出,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的建立。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由触发柄人工操作而定(ON/OFF两个状态),什么时刻需要触发,也由触发柄人工操作决定。一般情况是患者作出最大努力而无法正常完成功能位时,才触发。触发过程可应鼓励患者用健侧自主控制(可激活更多的运动功能)。
2、特殊患者(如认知障碍患者)也可由陪护、家属或治疗师协助控制,使更多的人参与患者的助力训练过程。
3、触发助力刺激时,可随时调整电流兴奋的强度大小,能更好满足不同患者或患者不同程度病情下助力训练需要。电流强度过大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反应,从而惧怕助力训练,电流强度太小,无法兴奋功能相关肌群,导致无法最终功能位的实现,而无法达到功能重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柄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控制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助力训练控制手柄的连接件连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梯形无土栽培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