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壳绝缘和设有通风道的LED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9691.8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戴培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培钧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绝缘 设有 通风道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以LED为发光光源的,内置电子驱动部件以供给LED发光工作的LED照明灯或照明产品。
背景技术
功率型LED灯,由于LED光源器件发热量非常高,需要用良好的导热器件以帮助散热。导热性能和散热条件越好,LED光源器件工作越稳定,工作寿命也越长。
现有技术的LED灯,是将金属(铝或铜)作为LED光源的导热和散热器件。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的LED灯的结构示意。
图(1)中,1是LED光源器件;2是金属散热部件,同时是LED灯的外壳体;3是提供给LED发光工作的电子驱动部件;4是标准灯头;5是透光泡壳。
图(1)中,LED光源器件1是由至少一颗以上LED器件和铝基板组成,为获得最良好的散热,铝基板是直接压装在金属散热部件2上,为了获得最好的散热性能,金属散热部件又直接是灯的外壳体,以能直接与空气散热。虽然铝基板的铜箔层与LED器件之间有一层绝缘薄膜,但当LED在异常高温或高电压窜入时,绝缘薄膜会异常损坏击穿。而内置的电子驱动部件是在交流高电压(100V-240V)输入工作的,一旦电子部件发生异常,高电压会窜入至LED光源器件,至使铝基板为高电压,当然,金属壳体2上也会是高电压,这会造成触电危险!这是现有技术LED灯的最大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国际组织已多次发出消费者警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LED灯存在绝缘安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即有良好的散热和通风,又能是绝缘的,安全的一种LED灯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内置有供LED光源器件工作的电子驱动部件和有LED光源器件,以及用于LED光源器件散热的金属散热部件,所述灯体外壳 是用绝缘材质制成。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灯体绝缘材质的外壳体与被外壳体包围的金属散热部件之间,是有空隙的,且是上、下通透的,而形成通风道。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的灯体绝缘材质的外壳体与被外壳体包围的金属散热部件之间没有空隙。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的通风道的通风口是间距式的,或是多个小窗口式的。需要强调的是,翅片状散热,通风道构造和绝缘材质的壳体,都是公知技术,但将三者结合起来,设计成本案所述的LED灯,解决了LED灯散热和绝缘的矛盾技术问题,并且具有通风道的效果。非LED发光的光源产品或其它产品的绝缘外壳和通风道构造,不能构成对本专利的无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见图2所示意;图2中,LED灯的外壳体6是绝缘材质制成,常用的是工程塑料;7是金属散热部件(材质为铝或铜等导热良好的金属);9是LED光源器件;10是提供给LED发光工作的电子驱动部件;11是标准灯头;12是透光泡壳(反射式LED灯则可以不需要泡壳)。
从图2可以看出,主要的技术特征是:整个LED的最外层壳体是由绝缘材质的6制成;而金属散热部件7则被绝缘材质6全部遮挡包围,使人体可能接触的部分全部是绝缘材质的,获得了可靠的安全的目的。
外壳体的绝缘材质一般是由工程塑料注塑制成,且强度能附合绝缘和耐热要求。
金属散热部件7为公知的翅片状散热结构。
在外壳体6和金属散热部件7之间的间隙或利用金属散热部件的翅片间距, 设计成通风道8。
我们知道公知的原理:热空气是向上的。当灯体位置于灯头11朝下,泡壳12朝上时,热空气(在LED灯工作发热时)是从(8-1)流向(8-2)的。反之,当灯头11朝上,泡壳12朝下时,热空气是从(8-3)流向(8-4)的,产生了风泵效果。
上、下的通风道8形成了一个自然风道,将LED灯在工作时所发出的热量运送出去,获得了热对流的作用,提高了LED灯的散热效果。
为了更简捷地认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图2中我们以A--A为截剖线,引出了图4,图5的A-A截剖图示意。
图4和图5的A-A截剖图,清楚地表示,绝缘材质制成的外壳体6,包围在金属材质的散热部件7的外围。
在绝缘材质的外壳体6和金属散热部件7之间,是有空隙的,这有助于金属散热部件7有更多的散热面积,且是上、下通透的,成为通风道8。金属材质的散热部件7,也可以设计成双层式,或其它式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培钧,未经戴培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