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车牌照的悬挂式反光放大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9650.9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铁山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车 牌照 悬挂 反光 大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货车牌照的悬挂式反光放大号。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牌照放大号,一般是在车辆的后厢板上直接喷涂油漆放大号或者将反光放大号喷涂在车辆的后厢板上。上述方法的缺点是:如果车辆的承载物较多,容易将放大号覆盖,其附着力不强,经雨水浸泡、烈日暴晒即容易脱落,短时间内就必须重新喷涂放大号。另外,在车辆的后厢板上直接喷涂油漆的方法还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在黑夜和雨雾天气不易看清放大号,这样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效果强、防水耐拉、不易老化、易清洁,以及携带、装卸方便,使用周期较长的悬挂式反光放大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车牌照的悬挂式反光放大号,由一柔性物体、反光织带、反光带、织带、压扣及熨帖在柔性物体表面的车辆牌照号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物体四周设有反光织带,所述反光织带的表面熨帖一圈反光带,所述柔性物体的两端连接有若干织带,所述各织带的一端与柔性物体相连,其另一端设有压扣。
优选的,所述柔性物体的材质为牛津防水布。
优选的,所述反光织带的材质为韧性针织物。
优选的,所述反光带和车辆牌照号码的材质均为反光热贴膜。
优选的,所述织带的材质为丙纶针织物。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放大号以材质为牛津防水布的柔性物体为载体,该载体上缝制有材质为韧性针织物的反光织带和材质为反光热贴膜的反光带与车辆牌照号码。因此,具有较强的反光效果、防水耐拉、不易老化、易清洁,在柔性物体的两端设有若干织带,与织带的一端相连,织带的另一端设有压扣,使得放大号容易固定在货车车厢的覆盖网上,利于调正放大号的位置,且携带、装卸简洁方便,使用周期也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柔性物体,2.反光织带,3.反光带,4.织带,5.车辆牌照号码,6.压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货车牌照的悬挂式反光放大号,该放大号是由柔性物体1、反光织带2、反光带3、织带4、车辆牌照号码5以及压扣6组成,其中反光织带2缝制在柔性物体1的四周,反光带3熨帖在反光织带2的表面,各织带4的材质为丙纶针织物,各织带4的一端分别与柔性物体1相连,各织带4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一压扣6,车辆牌照号码5熨帖在柔性物体1的表面。
柔性物体1的材质是牛津防水布,是市场上存在的一种防水布料,该布料具有耐老化、重量轻、易清洗的特点,携带、放置也非常方便。反光织带2的材质为韧性针织物,它缝制在柔性物体1的四周,使得柔性物体1的拉扯性增强,且不易变形。各织带4的材质为丙纶针织物,其一端分别与柔性物体1相连,其另一端安装有压扣6,不仅方便固定、装卸,还可以调正悬挂式反光放大号在货车上的位置。反光带3、车辆牌照号码5的材质均为反光热贴膜,反光热贴膜也称为“热烫膜”,其一面是采用一种强反光材料制作而成,另一面附有热熔胶,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之下易于熨帖。本实用新型采用加温热烫机将反光带3、车辆牌照号码5熨帖在反光织带2、柔性物体1的表面。将反光热贴膜做成条形状,即反光带3,再用加温热烫机以高温将反光带3熨帖在反光织带2的表面,用反光热贴膜按照车辆的牌照号码做成字膜,即车辆牌照号码5,再用加温热烫机以高温将车辆牌照号码5熨帖在柔性物体1的表面。在灯光照射的情况下,反光带3和车辆牌照号码5会发出刺眼的光芒,对于后面的车辆、行人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即使是在雨雾天气,反光效果依然非常明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该反光热贴膜还具有易洗涤、耐磨擦的特点,能延长放大号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反光效果强、防水耐拉、不易老化、易清洁,且携带、装卸方便,使用周期也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铁山,未经张铁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