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8576.9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詹勇;何中东;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泰(福建)混凝土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1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螺旋输送机由机架、驱动机构、输送管、螺旋轴、螺旋叶片,进、出料口构成,机架支承的输送管有进、出料口,驱动机构驱动输送管内的螺旋叶片转动实现物料的输送。现有的螺旋输送机,其螺旋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工作时,物料在输送管内通过螺旋轴的转动方向从出料口排出,随着螺旋轴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而物料在传输过程中与螺旋叶片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物料会随着螺旋杆一起转动,使得部分物料会残留在输送管内,因而输送机不仅输送效率低,而且当输送机出现故障时,检修也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输送轴与水平面夹角大使得物料运输摩擦力大,工作效率低且维修不便的缺点,提供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内设有螺旋杆的输送管,输送管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螺旋杆上分布有螺旋叶片,且可在减速机的驱动下将物料由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与水平线夹角为1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还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靠近所述进料口端且使得所述输送管与水平面夹角保持在1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进料口与所述输送管之间的夹角为60°~8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螺旋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使得物料由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的势能减小,增加了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效率,也减少了耗能;通过改变进料口与输送管之间的角度来改变输送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还可通过输送管实际需要长度来确定角度,结构简单,减低故障率、成本低;增加支持架来支撑输送管,使得输送管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螺旋叶片的长期转动导致输送管支撑不稳,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内设有螺旋杆20的输送管10,输送管10一端设有进料口1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2,螺旋杆20上分布有螺旋叶片21,且可在减速机30的驱动下将物料由进料口11输送至出料口12。输送管10进料口与输送管10之间的夹角a为80°。输送管10还设置有支撑架40,该支撑架40靠近进料口11端,用于支撑输送管,使得输送管10与水平面夹角b保持在10°。通过调整进料口11与输送管10的角度来控制输送管10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来实现减少势能,增加效率。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输送管实际长度需要来控制进料口11与输送管10之间的角度在60°~80°之间,输送管与水平面的角度在10°~30°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启动减速机30,将物料送入进料口11,通过减速机30驱动螺旋杆20转动,使得物料由进料口11输送至出料口12,由于输送管10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使得物料输送过程的势能减少,减速机30耗能也相应减少,减少故障率、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泰(福建)混凝土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泰(福建)混凝土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8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