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伸缩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48481.7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杨德育;李玉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昆;杨德育;李玉暉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伸缩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或战地救护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伸缩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医疗器械,无论是野外、还是城镇,无论战地还是各种灾害现场,只要有伤员或者急重病患者,都需要通过担架抬送医院进行救治。现有技术的医院用担架,其结构主要是由架杆和帆布组成,架杆设置在帆布的两边,为了减小体积,担架的架杆也有折叠式的,即在架杆中间设置铰链,然后对折,方便携带,现有技术的上述担架仍存在有体积大、携带不便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担架采用折叠式,仍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式伸缩担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伸缩担架,包括平行相对的两伸缩杆、套设于两伸缩杆之间的支承垫,所述伸缩杆由相互伸缩套接的内、外管、及设置于内外管之间的止卡机构组成,所述止卡机构固定于所述内管一端,且由一偏心轴及可绕该偏心轴转动的套环组成,当所述内管相对外管旋转时,所述止卡机构可在与所述外管卡紧状态或可相对外管移动的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外管及分别设置于该外管两端的内管,且内外管之间通过止卡机构实现相对伸缩或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连接处设有让位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支撑垫还设有至少一固定扣带。
进一步地,所述止卡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偏心轴两端且相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及设置于套环的外周面的档块,所述套环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挡块转动的滑槽,当所述内管正向转动时,所述止卡机构相对外管处于卡紧状态使得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保持相对固定,当所述内管反向转动时,所述止卡机构相对外管处于滑动状态,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自由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内壁沿宽度方向设有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还设有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管体之间还设有限位垫片。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担架采用内外管相对滑动的伸缩结构,通过设置于内外管之间的止卡机构来实现内外管之间的相对固定和滑动;操作方便,当内管正向转动时,止卡机构相对外管处于卡紧状态使得外管与内管保持相对固定,当内管反向转动时,止卡机构相对外管处于滑动状态,内管相对外管可自由滑动;内外管体之间通过限位垫片来防止内管体过度拉升而脱离外管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止卡机构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伸缩担架,包括有平行相对的两伸缩杆10、套设于两伸缩杆10之间的支承垫20,该伸缩杆10由外管11及分别设置于该外管11两端的内管12组成,且内、外管12、11之间还设置有止卡机构,支撑垫20包括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内管12与外管11连接处的让位缺口21,以及两个用于固定伤员固定扣带22。参照图2、图3,该止卡机构固定于内管12一端,包括一偏心轴131及可绕该偏心轴131转动的套环132、两平行相对设置于偏心轴131两端的固定块133,及设置于套环132外周面的档块134,套环132与固定块133之间形成有供档块134转动的滑槽135,套环132内壁沿宽度方向设有梯形凹槽1321和缺口1322。内、外管体之间还设有限位圈垫片30,该限位垫片30在内管12已装入外管11后再固定于外管11内侧,用于防止内管12过度拉升导致脱离外管11。内管12另一端还设有把手40,方便操作。
工作原理:手握把手40操作内管12正向转动,偏心轴131相对套环132正向转动使得套环132紧贴外管11内壁,止卡机构相对外管11处于卡紧状态使得外管11与内管12保持相对固定,手握把手操作内管反向转动,偏心轴131相对套环132反向转动至位置1时,挡块134相对套环132静止,且此时套环132紧贴偏心轴131,止卡机构相对外管11处于滑动状态,内管12相对外管11可自由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手操作反向旋转内管,自由调节内外管长度,再正向旋转使得内外管处于卡紧状态,调整好支撑垫即可使用;不用时,反向旋转内管,将二者长度调整至最小,折叠支撑垫、捆绑,十分方便。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昆;杨德育;李玉暉,未经陈昆;杨德育;李玉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8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净台用组合式消毒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尿袋的止逆流装置